摘要: 日学界所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都是以汉族政治社会思想和活动为主,忽视了西藏等边疆民族主义。清末,英国侵略西藏地方产生了西藏激进民族主义。这是中华民族国家建构过...
摘要: 清代前期,清政府通过对蒙古的特殊立法,确立了蒙古地区独具特色的司法审判制度。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中国传统的司法审判制度的演变和历届中央政府对...
摘要: 伊州是唐代西域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政府非常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在大兴屯田过程中,特别强化对屯田生产的管理,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推动伊州社...
摘要: 本文探讨了满洲和蒙古科尔沁联姻的基础,梳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与科尔沁的关系与联姻,并尝试从原始材料中印证联姻的成效。 关键词: 满洲;科尔沁;联姻 从广义上...
边疆行政管理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选择和进行的好坏既可以反映出执政当局对所管辖地区地缘政治和战略地位的认识程度,也可以表现出一个国家所处社会发...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曾经是最大的殖民帝国,它四处开疆拓土,大肆进行贸易侵略和殖民掠夺,成为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它的各种活动几乎遍及每一个国家,世界每一个重要...
摘要: 目前,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是后弘期随着各教派的产生而形成的,故此,习惯将前弘期佛教称之为吐蕃佛教。然而从理论上进行严格分析,这种概念和称谓存在诸多不...
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国正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加入WTO等,使中国人无论是...
从民国时期的5本著作来看,作者们对“西藏”名称的沿革及其内涵的理解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当面临来自英帝国的话语挑战时,这些知识分子纷纷从古籍文献中...
摘要: 明、清统治者基本上都继承了汉唐以来传统的“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治边思想,都放弃了元朝以边疆地区为基地,积极用兵开拓徼外的做法。但由于所处时代以及面临的...
摘要: 新疆紧邻中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新疆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其中对新疆影响最大的就是“金新月”的毒品走私...
摘要: 在20世纪50年代初西藏和平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居功至伟。邓小平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归纳和...
摘要: 新疆在清朝统治下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都比较稳定,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清代根据新疆的历史与现状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伊斯兰教政策,恩威并用,政教分离,包括宽待与优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聚居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一地...
1368年,朱明王朝定鼎金陵,明将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睦尔放弃大都,出奔上都、应昌,从此,开始了蒙古族又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回蒙...
柔然汗国乃继匈奴西迁、鲜卑南迁之后,代之而兴,雄霸大漠南北、流沙东西的强大游牧奴隶制国家。共历十九君,存在了152年(402-554年)。这一汗国自始至终重视西域经营,为此大...
摘要: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蒙藏委员会,1940年4月成立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代表中央政府的驻藏机构。该机构在藏存在期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促进了中央与西藏地方...
摘要: 本文对1840-1911年中国萌芽时期的藏学研究萌芽时期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对一些主要著述(含奏牍奏疏、游记及志略类著述等)进行了评述,并对各类著述的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研究...
创办学堂和选派留学生,是清末新疆新政期间文化教育的主要表现。清朝入关后,镇西和迪化归甘肃管辖。随着郡县的设置,汉族和满族人口的日益增多,这些地区开办了学校。乾隆三...
摘要: 19世纪中后期,英、俄两国在中亚展开了一场所谓的大角逐,新疆也成为两国角逐的目标之一。因此,清朝与英、俄两国围绕新疆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涉和谈判。自19世纪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