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贵总督鄂尔泰在其“苗患甚于土司”这一错误判断为前提的《改土归流疏》为雍正皇帝批准后,即以铁血政策“开辟”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黔东南“苗疆”,设置“新疆六厅...
2012年1月2日,距1950年1月2日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正式作出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决策,时间整整过去62年。自那时起,我的人生也就与西藏高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进藏主力部队...
摘要:光绪初年,俄商违反中俄双方协定向蒙古地区偷运砖茶,经过总税务司赫德的核查发现,偷运砖茶数量巨大、后果严重,垄断了蒙古砖茶市场,排挤了华商,引起各国的不满。天...
西晋永嘉丧乱后,西域一直与中原王朝隔绝。太延二年(435),北魏派董琬等人出使西域,标志着中原王朝重新开通西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值得重视。 一,董琬出使西域的背景 北...
一、西藏和平解放时印度对藏政策 昌都之战藏军一击即溃,西藏顽固派势力企图以藏军抵抗解放军入藏,继续维持游离于中央政府,保持其落后的农奴制度的希望破灭。西藏上层处于极大...
伊犁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清统一新疆后,即在伊犁驻兵屯田,因屯田者的不同,分为回屯、兵屯、旗屯、民屯和遣屯五种。回屯即为维吾尔族进行的屯田。回屯设置之早,屯户人口之多...
摘要:本文认为,蒙古汗国是在兼并草原诸部的基础上,按游牧民族传统建立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家产制政治特点。这体现在国家分封制结构和汗位继承方式上。忽必烈虽然打败了阿里...
嘉靖二十六年四月,明宣大总督翁万达上疏报告俺答屡次遣使求贡,疏中提到:蒙古诸部近年以来,枝分类聚,日益强盛,画地住牧,各相雄长。 大约正德、嘉靖之际,以达延汗嫡长系...
自从元朝统一以后,元朝的历代皇帝几乎都信奉藏传佛教,到16世纪,藏传佛教覆盖着蒙古高原,渗透到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当中,使蒙古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早期从事边疆民族考察的学者在西南地区汇聚最多,显示本地民族状态远较其他边疆地区为复杂。当时有些学者曾对西南少数民族之调查研究表示怀疑或反对,他...
一、站在历史的脊梁上观察历史 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了了解现代,进而为解决现代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对新疆的历史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同样不例...
摘要: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文章以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的基本过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点...
今日中国的西部边疆是经历了多次变迁后形成的,尤其是在近代(1840—1919年),我国西部边疆遭到了沙皇俄国的野蛮侵略,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落入沙皇俄国之手。对于这段...
一、韩国与蒙古之关系 依据《高丽史》记载,公元995 年高丽国曾派10 名留学生到契丹学习蒙古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韩国与蒙古族间最早交流的史实,由此至1995 年,韩蒙间文化交流已愈...
土尔扈特汗国是从明末到清代中期,我国少数民族的一支先民在俄国势力范围内建立的一个国家。它的独特个性,使它在中国古代民族史和外交史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研究。近...
摘要:14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中期,蒙古族史学史的主要内容由明朝学者的蒙元史学和北元—蒙古的蒙元史学两部分构成。其发展也呈现出前期的明人蒙元史学一枝独秀和后期的明朝学者...
摘要: 清末民初,中国面对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民族危机、国家危机、边疆危机,救亡图存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清史稿》中的“西域———新疆撰述”对此同...
17世纪初满族崛起时,与诸多蒙古部落结盟,此后满蒙联盟势力逐渐强大,最终建立清王朝并统一全国。在与蒙古各部结盟并施以统治的过程中,清廷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匈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学术大课题。尤其我国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几乎无一不同匈奴有过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在研究和探讨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历代中原政权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发西北,各类史书包括正史、杂史及类书、文集、方志等文献多有记载。到了近代,鉴于西方列强的侵凌,清朝统治阶层中不少有识之士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