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8日,面对日军的逼侵,驻守上海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和增援的第五军,在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等爱国将领的率领下,秉承“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中国军人争人格”的精神奋...
摘要: 江南城镇化水平是我国江南城市史、人口史与经济史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饶济凡与施坚雅理论色彩浓厚的总体性研究之后,个案的实证研究虽有较大的发展,却也存在以偏概...
为什么说“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近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引发了广泛讨论。其实,“十四年抗战”的...
摘要: 史家作为史籍撰述的主体,其素质修养如何,直接决定着史籍的价值。中国古代史学重视史家修养,由此形成了丰富的史家修养理论。纵观中国古代史家修养论的形成过程,先秦...
宋人史料笔记的惩劝作用 经世致用,惩恶劝善,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宋人史料笔记的作者在这方面多有强烈的意识和鲜明的态度,使之成为史料笔记一个重要的撰述旨趣。如钱...
近年来,在地域文化研究热潮中,河洛文化的探讨与研究越来越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在河洛文化研究进程中,河图洛书已经成为河洛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徽识,更是河洛文化研究中...
1998年,我被派往西北地区从事田野考古工作,主要负责史前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当时,我并不知自己去西北可以做出些什么,结果很快就发现了青海喇家村齐家文化灾难遗址,算是一个...
从唐代勋官制度说起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的强盛时期,在其统治的289年里,各类军事行动之频繁,获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研究唐朝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不光要看...
摘要 :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官灾后救济存在着两条并行的轨道,其一是"法内"行为,即严格的"先表后给"程序,但救灾的实效性较差;其二是"被合法化"的"法外"行为,即擅自开仓与私...
内容提要: 纪实性的历史笔记于中唐从“小说家者流”中兴起,在两宋获得长足发展而蔚为大观。历史笔记主要记述有历史价值的个人见闻,从理论上说,属于“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
——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 曾侯乙编钟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成就,而且在诸多方面还代表着当时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最高水准。围绕曾侯乙编钟在音乐、铸造等...
《东方杂志》是一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它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904年3月11日,1948年底停刊,办刊历程前后45年,共计出刊44卷、819号,先后设置了70多种栏...
内容提要: 出土简牍屡见五行配五音的不同说法,参照先秦诸子书,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甲)东方木配徵、南方火配羽、西方金配商、北方水配角、中央土配宫,(乙)中央土配宫、...
内容提要: 本文梳理了20世纪30-40年代北平地区四所高校宋史课的设置及学生毕业论文宋史选题相关情况,发现30年代宋史课的最初开设者多非专治宋史,内容讲授多元化;宋史课的开设...
摘要: 河西地区出土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发愿文、写经题记等文献中的纪年信息,涉及魏晋十六国时期曹魏、西晋、前凉、后凉、西凉、北凉等政权统治河西的各个阶段。考察...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现在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所谓中国特色,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下中国传统的学术话语体系,对于我们...
——以周唐间天子/皇帝耤田方位变化为视角 内容提要: 周秦汉唐间天子/皇帝耕耤礼之耤田方位存在着从本乎“宗周旧制”之“南耕”逐渐向源出“汉家故事”的“东耕”转化之轨迹,...
摘要: 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促使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单向线性时间观念确立,统摄古今中西的历史时间框架得以形成。新的历史时间使人们的历史意识发生巨大变化...
——以近代史学期刊为视角的考察 内容提要: 报刊作为近代中国的一种新事物,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报刊创办之初开始,史学研究便在这一新型媒介上初现端倪。...
内容提要: 通过对明代以来清水江文书书写格式的考察,揭示了明清时期契约文书在贵州清水江这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使用情形。自明至清,清水江地区的契约文书书写格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