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思念忆建西 白头人送黑头人,乃是人生晚景的凄凉。我不幸活得太久,经历此类丧痛渐多。从1993年唐文权苏州病逝开始,先是刘望龄在广州先我而去,今年4月又有建西病故于贵州...
琉球(今冲绳)在明代就是中国的属国,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双方正式确立了宗藩关系,明廷赐其国王家族姓“尚”,含有尊重之意。此后500年来,琉球一直奉明、清两代正朔(一...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解禁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
那一年,老子正在构思《道德经》,孔子正在向弟子讲述后来记入《论语》的那些话,孙武正在潜心研究兵法,勾践还是20岁的小伙子,佛祖释迦牟尼却已是65岁的老者。同样在那一年,...
一拿到邓曦泽的《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开卷便有一种直觉--这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书,而是一本有理论勇气和创新思想的书,且是一本有前瞻性的书。 从问题上看,此书处...
一、袁世凯的军事思想 袁世凯的军事思想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成熟于20世纪初的大规模编练新军时期,与其军事活动相始终,其丰富的军事思想,大体包括如下的内容: (一)学...
由中山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史研习营”日前在广东省佛山...
今年是顾炎武亭林先生诞辰四百周年,缅怀先哲,高山仰止。谨以往日读先生书之一得联缀成篇,敬抒数十年景行行止之悃忱。 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毕生追求 “博学于文”...
這個題目我非常喜歡,因為這個題目,對大家多少都有實際的幫助。如果下次我必須再登台演講,我覺得這個題目還可以再發揮一兩次。我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所以我的碩士是在...
演讲人:黄朴民 时间:7月27日 地点:深圳图书馆 我们知道,中国历来治国安邦有两条主线,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就是刚柔相济、恩威并用、宽严结合、文武双管齐下。文的方面...
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
作者按: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辛亥...
2013年6月28日,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育中先生走完了103岁的生命历程,在广州安详辞世。7月4日下午,在广州银河殡仪馆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人从各地赶来...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
这里摘录的是清华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给予新走入校园的莘莘学子的忠告。对我们每个正在校园,或已经走出校园的人来说,相信也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父亲柴德赓66年前在辅仁大学讲授“清代学术史”的讲义,条理清晰,书法飘逸,女儿柴令文一直珍藏着。只是因为父亲一生波折,这份讲义已早非完帙。 66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小小印章,吐纳气象。画上署名盖印为款,款款讲究,文脉流长,这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元素。一方印章刻着友情人事、映出史实沧桑。近期观画读史,串...
谈起豫剧这一中华戏剧艺术瑰宝,便不能不提樊粹庭(1905-1966)这个名字。 常香玉说:“樊先生在豫剧事业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经验在当前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当中,也是很值...
严复是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时期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也是当时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 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著名政论《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及《救亡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