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 我们对于中国民俗学的时间导向经历了“过去”(遗留物)向“当下”(生活文化)的转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够...
作者简介: 王慧珍,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 034000;王慧珍,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王慧珍(1982- ),女,山西朔州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涵养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视角探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意义深远。健康的国民心态有助...
作者简介: 徐帆,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一分校讲师。 内容提要: 近年来,围绕我国现行民族理论政策学界展开了诸多的争论,有些学者对现行民族理论政...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加...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捍卫了祖国统一、推动了历史进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
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前...
作者简介:陈建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兼任云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
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按照粗线条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清末民国、建国之后的五六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的议...
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理论,如果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来看,是没有错的;如果从具体民族文化单元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角度来看,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从国家与民族...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引入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不但在本学科内取得大量成果,更开辟了科学史和人类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途径。本文在回顾国内学...
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一直是多民族国家孜孜以求的事。在民族事务的治理上,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模式、美国熔炉模式、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政党政治模式...
一个民族的族称,是在这个民族与外民族接触交往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从自在民族转为自觉民族,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完成的。自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 刘烨,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太原 030006 内容提要: 汤姆·奈恩作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传统和唯物史观的...
作者简介: 张志泽,高永久,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张志泽(1980- ),男,山东临清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每一天,我们都在记录历史;每一天,我们都在创造历史。 这个春节,《最牵挂的人》《小账本连着大情怀》《厉害了,我们的2016年!》等多个视频短片,在互联网上刷屏,点击量均在亿...
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 公民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维系统一和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实行“一国两...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大团...
作者简介: 陆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 南宁 530021; 廖丽梅,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陆鹏,男,瑶族,广西桂林人,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
作者简介: 杨仁厚,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杨仁厚,哲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民族政治。 内容提要: 目前国内学者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