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1999年中国近代史学术动态概述(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近代史研究》 张海鹏 参加讨论

1999年9月,“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召开,与会学者对近代社会思潮与观念、近代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李长莉的《从“杨月楼案”看晚清上海士商观念的变动》、班玮的《“自由”“权利”等观念在晚清社会的形成》、鄂世镛的《晚清社会意识形态之演变》、温瑞的《20世纪农民观念的变迁》等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晚清社会民众思想观念的演变,对人们认识近代社会文化的变迁有启发意义。
    严昌洪对“五四”运动对社会风俗转移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五四”时期社会风俗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主要缘起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近代化运动在民国初年出现了强劲势头,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也为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条件,并提出了批判和摈弃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旧风俗、建设一种新生活的时代要求;二是一批以改造中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把目光下移,用各种方式向民众宣传移风易俗的道理,促进了社会风俗的转移。“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产生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体现在“五四”时期对封建旧道德伦理、家族制度、鬼神迷信、封建礼教、恶风陋俗等旧风俗的批判、揭露和反叛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对“五四”以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方面。“五四”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既表现在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上,又体现在婚姻、丧葬习俗的变革上;既表现在破除迷信在观念上为许多人接受、封建迷信有所减杀上,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的开放和进步。尽管当时的移风易俗思潮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它那种对旧道德、旧礼俗的彻底清算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注:《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晚清的各种报章言论中,“省”字使用率极高,“本省”是一种十分鲜明的群体心理和权利观念,以至于许多社会运动,尤其是收回利权运动,主要是以省为单位发生的。刘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省”的观念的突出,主要源于省的地位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清中央财权、军权的下移督抚外,更由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各省可以“就地筹款”举办各种新兴事业,造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的瓦解;更兼清末新政中,各省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以省为单位举办的,从而促成了省意识的强化。(注:《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王续添探讨了民国时期以家乡观念、地界观念、同乡观念为代表的地方心理。他指出,这种心理,表现为一源两个格局,即:家乡观念为本源,在此基础上产生两极,一极是同一地域的认同和内聚的同乡观念,另一极则是不同地域的区分和排拒的地界观念。这种地方心理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相对较强,到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的上升而渐趋式微。(注:《民国时期的地方心理观念论析》,《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
    张敏认为,晚清眩人眼目的的妓女着装成为引导上海女子服饰变化的潮流,是因为妓女的特殊地位使社会上层对她们给予了对常人所没有的宽容,而上海各界又允许妇女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出入剧场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出于爱美天性以及在公众面前的形象需要,良家妇女纷纷效仿妓女服饰,形成推陈出新的、日新月异的女子上海服饰。(注:《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史林》1999年第1期。)
    对于中国近代自然灾害的研究,近年来成果不少,集中于灾害的规模、特点以及规律;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论述较多的是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破坏。夏明方考察了19世纪中期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中国早期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他指出,由于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特别严重,造成田赋的剧减,加以清政府不得不拨款救灾,更加剧了财政困难。(注:《中国早期工业化阶段原始积累过程的自然灾害分析》,《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华林甫考察了清代以来300年间长江三峡地区的水旱灾害。他指出三峡地区是中国水旱多发地区,但是水灾明显多于旱灾。水灾高发于三个时期:1668-1700年,共发生水灾42次,平均每8.4年一次;1745-1833年,共发生水灾25次,平均每3.3年一次;1858-1905年共发生25次,平均每1.9年一次;因此三峡地区的水灾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而且规模越来越大,1860年、1870年的特大水灾,是清代以来规模最大的水灾,超过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1981年水灾。三峡工程峻工后,将大大增强吸纳洪水的能力,缓解三峡地区的水旱灾情,但是对于1860、1870年那样的特大水灾,决不可掉以轻心。(注:《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本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达600多个,建立了1000多处各种实验区,对当时社会影响很大。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整个乡村建设运动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郑大华的《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学术著作。作者依据大量的资料,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和两种乡村建设思想进行了考察,并具体考察了定县、邹平、无锡和徐公桥等地的实验活动,分析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内容,评估了其成败得失,对该运动的历史定位作了总检讨。他认为,乡村建设运动复兴农村经济的努力是失败的,但乡建工作者“深入民间”的行为,对改造中国农村社会却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