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7)
应令凡有教堂地方,州设州判,县设县丞,令其专司保护教堂,兼管民、教词讼及地方捕盗等事。该署即设教堂左右,以便随时稽查。倘有匪徒蠢动,立即带役往拿,一面飞告本城文武协缉,庶免启衅赔款。 唐樾森的办法是,每一座教堂旁边设一名清朝官员,专司保护!唐也知道,如此将会需要许多专职官员,于是他的方案是,布政使、按察使司之照磨,府同知、通判之知事,道、府、州之库大使、仓大使,州县之主簿、巡检、驿丞等下级官员,“尽数改授此缺。不必拘品,原缺裁汰。”(注:唐樾森条陈见《军机处录副·补遗·戊戌变法项》,3/168/9456/23。原折日期为八月初六日。据《随手档》、兵部代奏原折,该条陈当日由兵部代奏。) 在消除教案的诸策中,最能体现改革之时尚,且手法最为西化的方案,是胡元泰等人提出的——买保险。 内阁候补中书胡元泰自称其“世居岭峤,少历南洋,交涉事宜粗知大略”,他在条陈中称: 尝考保险是外洋生财一大端,陆则铺户,水则轮船,以及火烛货物,人命,皆有保险。香港、上海通商各口岸,保险公司林立,外洋之重保险已可概见。查保险章程不过百分抽一,抽之无多,故购者愈众。闻伦顿(伦敦)保险公司一年所入三千万员[元]有奇,英国商务甲于地球,未始非保险之力。 由此胡元泰提议:“应请旨饬下总理衙门王、大臣,会同各国全权大臣和衷商酌,令各国教堂俱在中国买保险,以彼之财,护彼之地。”对此,他还估计入息之开销,认为尚有赢余。(注:胡元泰条陈见《军机处录副·补遗·戊戌变法项》,3/168/9457/4。原折无日期。据《随手档》、都察院代奏原折,该条陈于七月二十七日由都察院代奏。)户部学习主事耿道冲也在条陈中大谈保险公司的好处,他作为一名户部官员,自然对生财之道,多了一分敏感与敏捷。他谈到了一个细节:“年来库款支绌,计臣拟令各直省州县普收房捐,虑民不便而止。若以保险之法行之,则人人欲保”,“是国家无居捐输之名,而隐收公益之利”。对于历年教案的赔款,他十分痛心,称之“已几几恒河沙数”。他的方法是: 设令各省会仿立保险公司,凡有教堂,一律令其出赀归公司保护,一遇不测,估度在先,偿赔易宜,非特可免无数葛藤,而于应付交涉之道,不无裨益。(注:耿道冲条陈见《军机处录副·补遗·戊戌变法项》,3/168/9453/18。原折日期为八月初二日。据《随手档》、户部代奏原折,该条陈于次日由户部代奏。) 胡元泰、耿道冲的条陈虽不是同一天上的,但处理条陈的新任军机四章京发现了共同的特色。八月初三日(9月18日)是慈禧太后接管条陈处理的第一天,新任军机章京将此两项条陈,“签拟办法,恭呈慈览,俟发下后,再行办理”,即呈送慈禧太后批审。一直过了4天,八月初七日,即戊戌政变的第二天,这两件条陈才由慈禧太后发下。看来她对这一方案发生了兴趣,发下交片谕旨给总理衙门:“内阁等衙门奏代递中书胡元泰、主事耿道冲各折,呈请仿设保险公司,并令各国教堂在中国保险等语。是否可行,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妥议具奏。”(注:《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初七日。) 就在新任军机章京将胡、耿两条陈签拟办法送慈禧太后的第二天,八月初四日,刑部主事杨承恩也提议各地教堂购买保险,以免赔累。他的方法更为优惠: (保险)是以西例行之西人,既非乐从,亦常不可以理服之。否则,与西国商之,两国拿出成本,合办此事。西人视利甚重,得利均分,或无不允。再不然,仿照西人以保险为生意,听中西商人合出资本,设立保险公司。(注:杨承恩条陈见《军机处录副·补遗·戊戌变法项》,3/168/9453/33。原折日期为八月初四日。据《随手档》、刑部代奏原折,该条陈当日由刑部代奏。) 杨承恩的办法是,若各国政府不同意此事,清朝可与各国政府合办保险公司,“得利均分”,如再不行,即由中西商人合资开设保险公司。他相信如此巨大的利润,可以引诱“视利甚重”的西人入伙,但他并没有想到,如果各国教堂真去购买保险,上海、香港、伦敦的保险公司比比皆是,清政府还有能力硬性指定其到自己的保险公司来吗? 八、简短的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的上书,很大程度上是命题作文,上书者需在“维新”范围内作文章。现存的275篇上书,绝大多数也是支持和拥护改革的,而本文提到的上书者,除了翰林院编修黄曾源与康有为有隙外,都在用尽心思来做好军事改革、外交改革的大文章。 如果以世界各国已有的军事改革、外交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标准,如果用以后100多年来中国在军事和外交上所走的曲折道路相对照,不难看出,司员士民在军事、外交上的诸策,与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吻合,有些地方甚至背道而驰。他们的救时建策,在我看来,大多为救时的偏方。虽说是偏方治大病,但只能是应急。国家的军事改革与外交改革须得上轨道。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精英与上层的历史研究中,本文中出现的司员士民,当属下层;但从整个中国社会来看,这些司员士民还处于中层甚至上层。他们大多有功名,有官位,个别人还处于文化的顶层(翰林院)、政治的中枢(总理衙门、军机处)。他们是改革的支持者,也应当是正在进行的变法的中坚。由此可以感受到一种困境,当时进行的军事改革与外交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在阅读司员士民上书的过程中,我经常感受不到改革的方向,也不知道这些改革者究竟能行多远。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