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代城市水环境问题探析:兼论相关史料的解读与运用(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余新忠 参加讨论

这一状况开始引起一些具有近代卫生意识的国人的注目,民初一部方志就指出:
    至于坑厕杂置,秽水盈街,污物乱弃,则各镇皆然,亦卫生之一大障碍也。(58)由此可见,当时的城市由于缺乏封闭并相互连通的下水设施,街边的沟渠还是市民丢弃污物和垃圾的场所,故排水不畅。平时沟渠污秽流淌,臭气弥漫。遇到大雨,街道又污水横流,或积水成潭,经久不消。
    若仅就此来看,前述那些有关清代城市污染的研究显然较为可信。这似乎让我们觉得很多地方志、专业志中所谓的水污染多始于民国说法值得怀疑。然而,若我们将另外一些记载汇聚起来,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幅历史图景。明末的张国维曾对当时松江府城河道的水质称赞道:
    松江府城不甚广,外四面环濠,水通东西南北四关,出入城内,河脉最繁,处处通流,位置经纬各当,东南有龙渊,西有日月二河,西南有西湖小西湖,皆蓄聚渊渟,清澈心目,真水国之胜区也。(59)
    清初鲁日满则对苏州城河有着美好的印象:
    这座城市真大!它建在一条宜人的河流之上,河水清洌可饮,宜称之为湖而不是河;这里的街道与威尼斯一样,既可舟行又有陆道,而在这方面苏州更超出了威尼斯,因为它到处都是适于饮用的水。(60)
    而且就是在晚清,我们也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比较正面的描述。如杭州城西湖的水就相当的清澈,咸丰九年,容闳曾描述道:“城之西有湖曰西湖,为著名名胜。湖面平如镜,底为沙泥,水澄碧,游鱼可数。”(61)德富苏峰的游记也说:“我们走过了荒草地,站在西泠桥上往下看水中的鱼儿,水很清,我们开始数起游来游去的鱼儿来。”(62)又如大运河和江南密布的河道,虽然靠近城市的地方或稍有污浊,但总体上似乎仍为清洁。1868年游历中国的瑞士人克莱尔曾这样描述运河上航行的见闻:
    从昆山到苏州大约有20英里水路,河道又宽又直……河岸两旁是数不尽的废墟,惟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看见两个捕鱼人用长长的三尖鱼叉在叉捕鱼的地方水深而清澈。他们身手敏捷,当着我们的面从河里叉上来好多鳗鱼。(63)
    能生长鳗鱼的地方,水质显然没有问题。清末一部描述中国各地地理人文的书籍,则对杭州的大运河叙述道:“杭州的运河为灌溉提供了水源,而且这儿的运河没有被用作排污的下水道,因为农民太珍惜肥料的价值,经常疏通河道,用河泥来肥沃农田。在运河里洗澡的人并不多,但淘米和洗衣服等都是在这儿进行的。”(64)能直接用来淘米,水质当不至于太坏。另外,德富苏峰在民初游历苏州城外的宝带桥时,用颇具文学性的笔触描述道:
    离开留园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了。我们从这里坐船前往宝带桥参观,船下江水滔滔直通太湖,虽说是运河,看起来却是一望无边,汪洋渺茫,夕阳照射在水面上没有一丝波浪,江湖淡荡,让人有一种扁舟在五湖上的感觉。(65)
    毫无疑问,若是这里水质污浊不堪,应不会让游历者产生如此美好的感受。不仅如此,根据1870年上海工部局委托英国皇家化学院弗兰克兰特(Frankland)博士化验的结果,即使是被时人视为最为污浊的上海的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水质,“属于可利用的软淡水,其特点是矿物质含量适中,硬度低和有机污染极轻或无”,总体上要优于同时期的泰晤士河之水。(66)
    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到,清代城市水环境就是到了晚清,仍相当不错,特别是跟现代相比,似乎算不上污染。这与前面呈现的图景显然多有抵牾,该如何来看待这一现象呢?
    二、史料及其呈现图景之辨析
    以上图景是将出现在不同类别、不同时空中的相关记载抽取出来,在特定意识指引下精选荟萃到一起而得出的。(67)虽然,适当地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历史研究中是必要的。但在具体研读和利用史料时,若不能将其放在具体时空、历史情境和语境中来解读,仅仅根据集萃起来的史料的字面含义来呈现历史,或者在自己先入为主的指引下,片面地抽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加以论述,无疑就会使真实性和全面性大打折扣。要对清代城市的水环境有一个基本全面、“真实”的认识,该如何来认识和解读这些史料呢?
    第一,既要注意史料具体的时空范围,同时也不应忽略史料作为例证的典型意义。毫无疑问,任何史料都出现在特定的时空中,而且其叙述的内容也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如果仅凭少数几条不同时空中的记载,就得出带有普遍性的认识,难免以偏概全。例如,18世纪苏州虎丘的河流因为染坊的污染而出现河水“青红黑紫”的个别记载,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的河流已经普遍受到工业污染,显然言过其实、以偏概全了。很多有关城市河道污染的表述是有时间性和具体所指的。从上面列举的文献中可以看到,水质不良主要是因为泥沙淤积,居民随意倾倒垃圾秽物,导致城河淤塞,水流不畅,特别遇到干旱之时,河水就会秽浊不堪。乾隆五十年,宁波的浚河记录较为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