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代江南命案尸场勘验的整顿与社会变迁(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林》 冯贤亮 参加讨论

五 咸丰朝以降的新举措
    为了清除命案尸场勘验工作中的积弊,不少州县官员确实付出了不少努力。不过,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发生,各地的整顿工作,显然陷入了困境,根本无法维系。唯一可能继续进行的,就是因为洋人的保护免受兵燹重灾的上海以及浦东地区。也由于如此,在战后的回顾中,官方对上海地区的整顿工作多所转述宣扬,以展现其间可能存在的示范意义。
    在咸丰八年十月,莅任上海知县的刘郇膏,正面临着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地方混乱局面,为整顿命案报验工作,发布过不少官方文告。他觉得城乡各处报验命案期间,不肖胥役借机向地主、尸亲索诈验费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但尸场勘验工作不能因此停顿,对其间可能需用的一切船轿、夫马及刑、仵各役饭食等项费用,由他这个知县先捐廉给发,不准随行工作人员“在外需索分毫”,并且要求掮牌晓示城乡地方。而上海县同仁辅元堂董事曹树珊、江承桂、王承荣、王庆荣、叶介寿、费培镇、沈大本、郭长祚、江永清、张佳梅、贾履上、沈誉来、徐士荣、张益廷、梅益奎、萧缙、周志源等人表示,“现虽各遵示约,第恐后难照行”。他们认为可以按奉贤县的事例,即除了路毙浮尸无伤者由善堂看明棺验、报县立案外,其他路毙有伤、应行报验的,如在附近处所,可以由堂捐给尸场厂费暨军轿、杂役各项饭食钱五千文;倘若路远而需用船只,除本官坐船自行捐备外,随从书役另给舟盘钱五千,三十里以外再加钱二千;此外一切斗殴杀伤,以及自尽各项命案,不分路途远近,统一由堂内给发大钱二十千文,概由原差承领分给,以杜需索情弊。这些支出当然每年都会刊入善堂的《征信录》内,以备稽考。上海县地方的同仁辅元堂办理的各项善事中,也包括了这些内容:路毙有伤浮尸及荒坟野厕缢死等案,应该报验者之外,堂内已有章程应对一切所需尸场厂费及军轿书役各项饭食杂费,附近地方也由堂给钱四千八百文,路远需船的,除本官坐船自备外,随从书役另给舟钱一千七百五十文。除此,“一切斗殴杀伤身死以及自尽各项命案,情愿仿照奉邑条规”,费用均由同仁辅元堂承担。刘郇膏注意到,与其他州县相比,上海的用项显得较繁,可以稍予增加:不分远近,每件命案由堂捐钱二十八千文,应请署内颁给谕单,发交原差到堂具领开发各项,堂内即用刊板联单照填案由,注明发讫字样,呈案备查。当然,刘郇膏也承认:“卑职覆查尸场验费,久奉各宪严行申禁,本不准书差地甲人等稍有需索,扰累乡民,第每借以饭食舟盘之费,从中勒诈,以饱私囊,其弊有不可胜言者。”他希望从他开始,在接受同仁辅元堂的帮助后,不准衙役人等再向地主、尸亲、邻佑人等需索分文,也不准于核定派发的工食费之外,再有加增名色。刘郇膏的理想状态是:民间既不派累,官署又免捐廉,日后不再有更张。这一切规定,照例被刻成碑文,企图永为成例、久远遵行。(60)
    在刘郇膏的行政实践工作中,那些本应由官府承担的费用,现在全部转移到了同仁辅元堂身上。这个善堂组织是上海县、也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善堂。(61)早在嘉庆十一年,上海知县苏昌阿曾以官方的名义,对同仁堂从事的恤嫠、赡老、施棺、掩埋等项工作予以正式的保护,而其在地方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滋扰”,予以严正的警告。当时所刻的碑志中,特别写明:“如有路毙浮尸,不识姓名无亲族收殓者,验无别故,许地保赴同仁堂领棺收殓,并发棚丁殓费六折钱八两,该地保料理。倘有书役、地保人等,再向地主、邻右需索分文者,许该董事及被诈之人指名禀县,以凭立即拿官严究,决不宽贷。”(62)此一时期,善堂对尸场命案工作的介入,其实还很有限。但到同治时期,命案勘验工作的经济重负几乎全部落在了善堂身上,成了官方正常展开刑事工作的重要依赖。具体工作显得更为细致深入,但大致不出遇尸报官、验尸负担、勘验水陆尸身头面、捐棺殓埋、严惩图赖、收养病茕等内容。由时人余治抄录的一份《收埋路毙浮尸章程》,是最好的说明。(63)在尸场勘验费用转由民间力量承担后,官府的负担大为减轻,也为清理命案检验中的积弊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刘郇膏发布的所谓“上海县定尸场经费示”,内容很细,照录于下:(64)
    照得报验命案,应需尸场棚席、厂费及夫马船只并各书役饭食等项,一应杂用,自咸丰八年十月间本县莅任后,无论水陆路毙以及自尽、谋故、共殴、斗杀等案,报官相验,应需杂费,皆系本县捐廉给发,不准吏役人等在外需索分毫,并遇案掮牌晓示在案。兹据同仁辅元堂董事经纬等,以费由官捐,恐难为继,请照奉贤县办理章程,无论报验何项命案,应需尸场棚席、厂费及夫马船只并各书役饭食等项,一应杂用,概由堂内给发备用,既免官捐,而于尸亲、地保、邻佑人等,亦免再被索扰等情。据即通详各宪立案,并饬刊碑勒石,永禁需索,以杜扰累。诚恐各乡尚未周知,或有奸徒仍以验费诈骗勒派,大干法纪,合行出示谕禁。为此示,仰阖邑军民人等知悉,嗣后图内遇有水陆路毙以及各项自尽、谋故、共殴、斗杀等案,报官相验,一切需用概系同仁辅元堂内捐备,按照定章,逐项逐款给发,交原差分给备用,毋庸尸亲、犯属、地主、保邻人等再行出费,亦不准胥役等于堂领之外再有图内需索分毫。通详立石,永杜扰累。倘有刁诈之徒仍敢藉端勒派,许被诈人指名控县,定即立提到案,从重尽法惩办。地甲人等徇隐不首,亦当严究,决不稍宽。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