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顾虑不是毫无道理。傅作义这时有报告称,关东军发出通告谓:“闻绥远军曾于十一月十八日侵入察省境内之互台,十九日侵入三道沟,原来在长城以北之察省区域依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宋哲元与土肥原两氏之协定,曾有中国军队不得侵入该区域之一步之决定,绥远军此次之行动显系违反此项协定。故今后如再有此种行动时,则关东军不论出任何行动,其责任亦归绥远负之。”此则通告显示对商都,特别是张北发动进攻,将冒相当风险。虽然傅作义根据南京中央和阎锡山的建议,公开否认有此协定,并表示:“际此大军进剿,当然对该通告应置之不理,以利军事”(注:《洛阳蒋致南京外交部张部长群电》(1936年11月23日),同前引,蒋中正档案,特交文电,271册251241。),但实际上阎锡山等人还是忧心忡忡。徐永昌就明确表示:“在我准备不足之今日,最忌贪功与浮燥。”阎锡山更顾虑到蒋介石已经准备动用70架飞机参战,担心再打下去,战事势必扩大,“有惹起中日正式战争可能,商(当)设法阻止之”。他甚至后悔当初不该把傅作义要求对日作战的那封电报转发给蒋介石。因此,他明白提出:“此时能用政治方法谋彼此停止攻击才好。”(注:《徐永昌日记》第3册,第497页。)他的意见是,百灵庙之役后,目前已不是再度扩大战果的问题,而是应把防务关东军的报复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应防其大批飞机轰炸及放毒”和防其“从平绥路进攻大同,截断晋绥”。(注:《阎锡山上洛阳蒋委员长长密宥午机电》(1936年11月26日),同前引,阎锡山档案,0392.42/2234.2,第2309页。) 对于关东军的通告,蒋介石的第一反应是不能示弱。他当即致电外交部长张群,令其就察绥事件起草宣言,“大意以冀察为我国领土,任何人不得干涉,凡非法不正当之任何协议与未经中央正式承认者,概不发生效力。冀东察绥行政主权,中央必求其彻底完成,虽任何牺牲亦所不惜”。准备必要时正式宣布。(注:《蒋委员长致张群电》,同前引,蒋中正档案,革命文献拓影,统一时期,第廿六册-华北局势与对日交涉(下),第161-162页。)同时蒋密告何应钦等,要其做好日军卷入的准备,即“应预备察绥事态扩大,须准备一切,京沪与沪杭两方面尤应积极工作,并作进兵吴淞之准备,一面与外交部切商绝交之手续,并与冯(玉祥)程(潜)唐(生智)各同志密议筹备”。他并致电河北秦德纯等,提出:“望与明轩(即宋哲元-引者注)兄切商察绥事态扩大后办法。中意察北应乘机收复,请其积极戒备以防万一。”他进而电示阎锡山和傅作义称:“对日本驻晋绥各特务机关人员,应准备监视与搜索其住宅。对其室内外所用之无线电机,尤应拆除。”(注:《中正致南京朱主任、何部长电》(1936年11月24日);《中正致太原阎锡山归绥傅主席电》(1936年11月24日),同前引,蒋中正档案,特交文电,第271册,251250,251259。)显然,蒋此时并不想就此收手,并且横下一条心,有意要摆出不惜与日本一战的架式。 25日,蒋介石电示阎锡山、傅作义,坚持要他们乘胜发动对商都的进攻,并表示将派空军协助,预先实施轰炸。阎锡山自然表示难于接受。其复电称:“攻商都兵力不够,且非一二日所能调齐,山意轰炸亦可稍迟举行。”蒋对此毫不妥协,当即电示:“商都非速即攻取不可,务望从速部署,最好能于三日内占领,否则绥远决不能安定。弟意南壕堑亦应同时攻取,如何请立复。”(注:《阳曲阎锡山致洛阳蒋电》(1936年11月25日),同前引,蒋中正档案,特交档案,日寇侵略之五,25041027。)对此,阎锡山亦坚持反对,依旧强调各种困难,并且特别指出,以商都所据位置,纵能夺取,占领和固守亦是问题。眼见阎锡山等前线指挥官与自己意见分歧,蒋介石亦无可如何。他只能一方面再度派陈诚前往劝说并督阵,一方面再电阎锡山、傅作义,强调:“对出击商都计划,能否于明日轰炸商都时同时实行俾易奏效,无论商都占领或放弃,但以中意,商都之匪巢不能不铲除净尽,如不便驻守,则占领即焚毁,再令撤回绥境亦可,否则绥边仍不能久安。又对于南滦堑匪巢亦应同时扫除也。”陈诚到后,亦极力说明蒋之意图。但徐永昌等坚持攻商都有弊无利。称:“纵使攻下,所得甚微,万一惹起真面目战争,则有违我忍辱初衷。”陈诚表示:“取得商、张,亦延岩(宕)战期之一法。”徐终不以为然,并反问陈诚:“宋(哲元)、韩(复榘)之无准备,山西准备尚差,设有战事,中央军能进平津或津保之线作战乎?”在阎锡山、徐永昌等看来,“日人为准(备)与苏俄战,所以设法避免与中国真面目战”。中国有什么必要自己找着和日本打仗?因此,他们对百灵庙大捷后,来自社会的呼声与压力,尤为反感。称目前“国力不充实、准备太不够,共党仍在横行,日人正无忌惮,我政府年来努力团结、努力准备,且努力忍辱,此正难能可贵,而社会舆论却遇事指择(责),故事攻击,必使旦暮决裂,俾狙日军阀之心以为快”。负有政治责任者,断不应因之而动摇。(注:《徐永昌日记》第3册,第498页。) 26日,蒋介石再电阎锡山,坚持:“商都非速即攻取不可,务望从速部署,最好能于三日内占领,否则绥远决不能安定,弟意南滦堑亦应同时攻取,如何请立复。”阎锡山当晚在绥靖公署召开会议,与会者一片反对之声,直要陈诚去电洛阳,劝蒋介石“从长计议”。陈诚表示拒绝,并讥讽山西人不够勇敢。但阎锡山不顾陈诚的反对,自行起草电文,坚持拒绝进一步发动对商都的大规模进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