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1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熊铁基 参加讨论

只有最后两句“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不好引用。“因阴阳之大顺”的基础是相同的,当然具体阐述并不相同。兼综各家的思想也是相同的,当然采、撮的具体内容又有所不同。时移事异的认识,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是有反映的,提出“更化则可善治”(注:以下不注之引文均见《汉书·董仲舒传》。),他的“改正朔,易服色”主张,实际上是“与时迁移”、“立俗施事”,不过打的是“顺天命”旗号。他是说过一句“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句维护统治的抽象的话,重点是“天不变”,统治的“道也不变”,其所说的“道”也比较抽象,但是维护统治之道的思想又是明确的,如他所说:“道者所由适于治道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黄老新道家是“为治”,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家也是“为治”,一个“治”的好景不长,一个逐发展成影响二千年的统治术。结果不同,从学术思想、理论本身看,后者有较多的理论阐述,有较切实可行而且影响很大的有力措施。这种措施即董仲舒反复强调的礼乐教化:
    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圣王之继乱世也,埽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
    教化是长治久安之策。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以儒学为主的中国学术、文化传统,是历代统治者反复实施教化所促成的,教化对于人的浸润(渐)、砥砺(摩)之功效是不可估量的。
    儒家与道家关于思想统一之主张不同,其结果不一。关于主张的不同,我想重复一下我曾引用过的一个鲜明对比。《淮南子·原道训》和《礼记·乐记》有两段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字,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如何解决这种对立引起之大乱,《礼记》的结论是: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而《淮南子》却大谈心性修养,结论是:
    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高诱注:不以身为物役,不以情欲乱中和之道也)。……是故有以自得之也(高注:自得其天性也)。
    一般的人都不是圣人,“人欲横流”无世不有,后世一些高谈心性修养的人也禁区不住“人欲”,只有礼、乐、刑、政并用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儒家的这些主张和思想,取代黄老的统治地位,就是必然的了。
    据上所述,学术思想的发展,有较明显地趋同和整合趣向,并且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外因,那就是前述种种客观的条件和原因,特别是统治者的有关举措与重大活动和事件的影响,统治阶级有意识的统一。内因,那就是学术各派自动的调整,这方面在汉代比较突出,有必要稍为多说几句。
    学术上有不同派别是客观存在的,同一大派别中也有“儒分为八,墨离为三”之现象[15],更不稍说汉代经学中的众多师法家法了。不同派别争鸣,似水火不相容。矛盾尖锐的时候有,但从长远发展看,趋同性更是根本性的,乃至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出什么真正纯粹的哪一家思想,所以有人怀疑分家是否必要?不过派别之分在汉人甚至在先秦人的思想中就已存在,不必从否认其是否存在方面去作文章。至于不同派别的趋同性,在汉人那里是越来越有明确的认识,知道其同源异流,知道其目的和作用都是相同的,“皆务为治”。这方面,司马谈的论述已在前面说了,还有班固的论述也值得再强调一下的,他对于诸子百家的总看法是: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注:这是他《艺文志》分录的十家,还未包括兵家,而在这话前面,他也有“凡诸子百八十九家的说法。”“众多”意思的“百家”之说是客观存在的,《庄子》等书中也有。)。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或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俞于野乎(师古曰:俞与愈同,愈,胜也。)若能修六艺之一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这大段的征引我想并不多余,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汉人对“群经诸子”学术发展的看法。班固是一个儒者,生活在“经学时代”,还参加过白虎观会议,整理过《白虎通义》,他以《六经》为根本,这是不足为奇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诸子也有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看法。这些看法也可说是汉代学者长时间形成的共识,例如“一致而百虑”,首先是司马谈论述的。而关于百家学说思想“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的论述,应该说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认识。学术的趋同性正是由这种“相反相成”、“相生相灭”的规律而产生的。并且明确认识到各家各派应该“舍短取长”,这是肯定趋同的方法,即他所说的“兼儒、墨,合名、法”,或者司马谈所说的“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学术上之所以能趋同,因为它们“同源”、“同工”,在保持自己特点的同时,取它之长补已之短,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思想,面貌可以一新。汉代先后出现过以黄老为特色的新道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家,有的学者认为还有以贾谊为代表的新法家(注:参阅萧箑父先生为拙作《秦汉新道家略论稿》所写序,1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明显是学术思想整合的突出表现和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