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之一)(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张太原 参加讨论

对于国民党大规模的残杀共产党,处于“中间地带”的人,无论其具体的政治取向如何,一般都是不赞成的。一向温和的沈从文当了解到国民党的残暴时,竟也难以抑制愤怒,他说:“政府对于共产党的处置……残酷到任何程度,仿佛皆不足惊异。譬如在江西方面,我的朋友之一,他就亲眼见到过军队中用一大桶石灰解决二百余名逃兵的事情……像这种方法行为,不过给国际间有识之士一个齿冷的机会,给国内青年人一个极坏的印象,此外就是为那政策播下一片‘愚蠢与不高尚’的种子于一切人记忆中而已……这种愚蠢只是自促灭亡,毫无其他结果。”(注:沈从文:《丁玲女士被捕》,《独立评论》第52、53号合册(1933年6月),第12-13页。)也许共产党力量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源于人们对国民党的这种愤怒和痛恨,沈从文这样“文弱”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一般青年人便可想而知。即使把共产党看做“建国障碍”的“再生”派,也不认同国民党的残杀行为。他们声称:“我们反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我们相信惟有理性可以征服人,可以劝化人,所以我们对于共产党是采用思想斗争的方法”(注:“再生”记者:《我们与他们》,《再生》第1卷第10期(1933年2月),第1-14页。)。胡适还深刻地体察到,共产党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信仰问题。“武力也许可以破灭红军,特务队也许可以多捉几个共产党,但那种种左冲右决的社会潮流是不是武力所能统一的呢?”(注:胡适:《武力统一论》,《独立评论》第85号(1934年1月),第5页。)
    从反对武力统一的主张出发,丁文江提出,“国内政权军权的分配一切暂以维持现状为原则”,中央政府“应该暂时放弃他统一的政策”(注:丁文江:《废止内战的运动》,《独立评论》第25号(1932年11月),第2-4页。);他还暗含责备地呼吁,“假如我是蒋介石”,“我要立刻与共产党商量休战,休战的惟一条件是在抗日期内彼此互不相攻击”(注:丁文江:《假如我是蒋介石》,《独立评论》第35号(1933年1月),第5页。)。徐炳昶的主张是,先制定“耕者有其田”及改善劳资关系的法令,然后,“令剿共军事停止攻击一月,由政府制定恳切的解〔声?〕明书,由飞机散布于共产各区域,如一月内来归者,即同平民。以后如有共产信仰,即可出席国民议会,用法律手段,争此权利”(注:徐炳昶:《和与战(西安通信之一)》,《独立评论》第52、53号合册,第24-25页。)。不管他们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或共产党是否接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主张国民党先采取行动即停止武力镇压。显然这包含同情弱者的一面,同时这也提示了在国共战争中,他们首先反对的是国民党。
    事实上,当时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很少单纯地去谴责共产党,倒是以其谴责国民党的较多。早在1930年,罗隆基就曾说,“共产主义的发展,共产势力的蔓延,国民党政治成绩的失败,下级党员的失德应负责任”(注:罗隆基:《论中国的共产》,《新月》第3卷第10期(1930年12月),第1-18页。)。丁文江和胡适认为,“共产党是贪污苛暴的政府造成的,是内乱造成的,是政府军队‘齐寇兵,资盗粮’造成的,是日日年年苛捐重税而不行一丝一毫善政的政府造成的”(注:丁文江、胡适:《所谓剿匪问题》,《独立评论》第6号,第2-4页。)。对此蒋廷黻表示认同:“共祸,我敢大胆的说,大部分是官军和官吏造成的。打了两年还未打清是因为官军和官吏一面剿共匪,一面造共党。”(注:蒋廷黻:《未失的疆土是我们的出路》,《独立评论》第47号,第5-6页。)从另一方面看,这说明一些自由知识分子认同共产党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种认同也许来自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毛子水曾听一个“和共产党没有关系”的老同学说:“照现在的情形下去,剿共军队愈多,共军势力必日大一日……你看现在在酷烈的太阳底下工作的人,整天汗流浃背,仅得些微的工资。如果他们幼时的境遇好一点,聪明智识,未必不胜过我们……这实在太不公道了!共产主义对于这班人,真所谓暗室明灯。若政府不急切从人民生活上着想,速谋劳力和享乐的机会均等,速谋增加人民的生产力,则共产主义,势必如燎原之火。”(注:毛子水:《南行杂记》,《独立评论》第18号,第17-18页。)
    从《独立评论》上的一些文章来看,当时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已清楚地认识到了农村的土地问题。蒋廷黻说,“中国乡村的共产问题大部分是政治经济的,而其中心就是土地的分派”(注:蒋廷黻:《对共产党必需的政治策略》,《独立评论》第11号(1932年7月),第6页。)。因此,土地问题“是个迫不及待的政治问题”,“这个土地问题不仅发生于匪区,不过匪区更加急迫。其实这个问题是全国皆有的。耕者有其地是当代的一个大潮流”(注:蒋廷黻:《未失的疆土是我们的出路》,《独立评论》第47号,第5-6页。)。对于解决的办法,他提出先承认共产区域的土地现状,“平均地权是必须的一端,且在共产区域是入手的一端”,然后在全国逐步推行“耕者有其地”的“大改革”(注:蒋廷黻:《对共产党必需的政治策略》,《独立评论》第11号,第7页。)。徐炳昶也意识到“土地问题”的急迫性,认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赶紧解决,那共产党就不必说剿,也无法剿”。不过,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更具体:“立法院应该毅然决然宣布从今日起,惟耕者始能有其田。地主买卖权利当然完全取消……救济地主的办法,就是田虽属于耕者,而对于地主,最近还不能完全断绝关系。如果为十年内所置地产,即责其于二年内用原价卖与自耕农;如不肯买,在二年后,即完全归耕者,与地主断绝关系。如系祖业,则依累进法大减田租……每年递减……十五年后,完全减尽。”(注:徐炳昶:《和与战(西安通信之一)》,《独立评论》第52、53号合册,第24-25页。)这是一个温和的带有理想色彩的解决方案,问题是当时根本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其实,国民党何尝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农村问题,只是对于这样一个工程巨大的社会改革,它有心无力;其外部环境和内部利益冲突使它的“作为”很有限,同时它也没有决心或勇气去承受这种大变动所可能带来的剧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