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戴高乐主义论(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周荣耀 参加讨论

从民族性这个角度去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戴高乐确立了“非殖民化”这个决策,允许法属殖民地国家实现独立。
    通过法国对外政策反映出来的戴高乐主义,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戴高乐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美苏称霸,反对美国的霸权,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法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西欧国家中,戴高乐主义说出了其他国家想说又不愿说或不便说的话,做了其他国家想做又不愿做或不便做的事,极大地动摇了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的盟主地位,使美国再也不能无视其他国家的存在,独自在国际事务中代表西方作出决策了。因此,无论怎么看,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实践戴高乐主义的行动,实际上是整个世界反霸潮流的一部分,它不仅不是孤立的,而且在相当范围内起到了表率作用。
    戴高乐与戴高乐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应国际和法国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出现的人和事。早在评价拿破仑时,马克思曾引用过爱尔维修的一段话:“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注: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0页。)恩格斯也指出过:“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注: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6-507页。)这就是说,戴高乐和戴高乐主义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没有戴高乐,也会有另一个人出现适应历史的需要,没有戴高乐主义,也必然会有另一种主义的产生。这是毫无疑义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但是,正如列宁指出:“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注: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它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个原理在世界历史研究中,无论是对无产阶级的杰出人物还是资产阶级的杰出人物,应当说都是适用的,关键在于杰出人物如何对待历史赋予他的职责和条件。“伟大人物只有善于正确地认识这些条件,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才有一些价值。”(注:斯大林:《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斯大林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4页。)戴高乐和戴高乐主义毕竟适应了20世纪4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需要,适应了20世纪60年代整个世界反对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大势,而且为法国置身其中创造了条件,如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艰难创业,“非殖民化”的实现,坚持发展独立核力量,国内戴高乐体制的建立等,这些都是戴高乐和戴高乐主义的历史价值所在。
    当然,戴高乐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在他带有局限性的思想基础上凝结的戴高乐主义,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和社会,难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也不可能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
    戴高乐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争取法国的大国地位。在戴高乐的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终于争到了一个“准大国”的地位,但是,“准大国”并不是戴高乐的理想,也不是戴高乐主义的目标。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再一次努力,法国的地位不一样了,它的的确确在世界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往往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一种独到作用。由于法国的独立自主,法国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赢得了友谊,在西欧国家中赢得了领导地位,而且也迫使美苏对它另眼相看。照戴高乐的说法是:“我们的国家突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了,以前人家总是把它当作一个跑龙套的。至于各国政府,不管是属于盟国一方的,属于东方国家的,或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都懂得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法国重新和它过去的历史衔接起来了,再也不听从任何人指挥了……”,“最近这几年,法兰西在世界上已经恢复了它原有的面目和地位……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我国重新卓立于世界。”(注:夏尔·戴高乐:《希望回忆录》第1卷,第222、224页。)
    当然,法国的形象是改变了,法国的实力是增强了,法国的地位也改变了。但事实与戴高乐追求的戴高乐主义的最终目标--“大国地位”仍不一样。时势已非,戴高乐终日难忘的,法国历史上那种称雄一世、独霸一方的“大国地位”是决不可能再现了。法国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数二流的地区强国。
    戴高乐想象中的大国地位,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作为戴高乐主义的一种理想,是可以的,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现实政治目标,那又是脱离实际的。
    保罗·雷诺在他的《戴高乐主义的对外政策》一书中,全面抨击了戴高乐主义。他反驳戴高乐主义关于法国地位的看法。……所有这些话都是要法国站在最前列。它可能在某些领域,例如道德、文学、科学和艺术方面处于前列。但是它不再是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了。
    在美国已经处于最前列,这个美国与法国相比,经过了四次大发展,它的农业和工业在一个大陆上依赖两个大洋而向外开放的情况下,法国怎么能站在最前列呢?
    在苏维埃俄国已经处于最前列,这个俄国自战后以来在莱因河东岸扩展了100公里,在太平洋上占有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它横跨欧洲和亚洲,它的人口据大数学家们统计比美国还多,它的老百姓在贫困中生活,它在为实现一个贪婪的超级强国这个目标而努力的情况下,法国怎么能站在最前列呢(注:保罗·雷诺:《戴高乐主义的对外政策》,第15-16页。)?
    雷诺的反驳就这一点来说,不能说没有道理(当然,他据此要求改变法美关系是另一回事)。在美苏两个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下,法国怎么可能争取到同它们平起平坐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