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乐府诗《陌上桑》中的“使君”与“五马”(11)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阎步克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③洪迈:《夷坚志》支乙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1页。
    ④吴兆宜等:《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⑤潘淳:《潘子真诗话》,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9-300页。
    ⑥冯浩、钱振伦、钱振常注,李商隐《樊南文集》卷一:“唯《宋书·志》《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愚窃据此谓诸侯驾五,汉之刺史犹诸侯,故美其驾五马。于义或可合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⑦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就罗列了这三种说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8页。除此之外还有两说:一云,王羲之出为永嘉太守,庭列五马,后人遂以“五马”指太守;二云,南齐或北齐柳元伯之五子同时领郡,其时五马参差于庭,故时人呼大守为“五马”。这两件事情都在《陌上桑》之后,清人王琦已辨二说之非,指出其于史无据。见其《李太白集注》卷六《陌上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67册第129页下栏。对所谓柳元伯之说,张忠纲先生也有辩驳,指出此事在南北朝的史书中无据可查,见其《读书辨误拾遗十六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⑧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5页。“不知州长非汉之郡守”,“《诗》云‘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盖言素丝纰组之数,非太守之五马也。”
    ⑨徐洪火:《释“五马”》,《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⑩叶晨晖:《也谈“五马”》,《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1)徐洪火:《再谈“五马”--答叶晨晖先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2)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8-29页;《汉代的车骑出行》,《文物天地》1985年第2期;《战国秦汉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2页。
    (13)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14)吴曾德:《汉代画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以下。
    (15)冯沂:《临沂汉画像石中所见车骑出行图考释》,《文博》2004年第1期。
    (16)刘增贵:《汉隋之间的车驾制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2分,1993年,第383页;收入《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活与文化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17)“五采”应作“五末”,参看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七《晋舆服辩证》,台北:大化书局1984年版,第422-423页。
    (18)顾炎武已指出“人臣亦得称法驾”,参看《日知录》卷二四《上下通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4页。
    (19)孙正军博士向笔者提出,“右”的使用范围,可能经历由汉景帝时的中二千石,逐渐扩展到二千石、进而是千石的过程。这个可能性不能彻底排除,录以备考。
    (20)《汉书》卷六四《朱买臣传》:朱买臣任为会稽太守,“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朱买臣当时所乘是传车,这与其在郡日常所用之私车,也许又有不同。
    (21)《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
    (22)《汉书》卷六六《王欣传》颜师古注:“为使者,故谓之使君。”吴斗南云:“汉制……使者曰使君,太守曰府君。”转引自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七《郎君大相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23页。又参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四《府君》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1页。
    (23)袁庭栋:《古人称谓》,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25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