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胜景品赏与地方记忆(10)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 胡箫白 参加讨论

    其一,朱之蕃延续了对“金陵王气”的表达。其所选取的四十景,首八景便向明初的史谨致敬:胜景名称几乎完全相同,惟顺序略有变化,特别是将“龙江夜雨”移到了末位,可能的原因或是洪武朝尤其永乐朝规模宏大、热闹纷呈的龙江船厂一带,到了晚明已经“今虽凋敝”了。而在“史氏八景”以外,朱状元更以“天坛勒骑”提醒读者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国都”身份,又用“长桥艳赏”勾勒明初帝都生活的美好繁盛。
    其二,朱之蕃所选四十景带有浓厚的文人色彩。前述文伯仁、盛时泰一千人等引领了南京城市文气之“初盛”,晚明又兴起了胜景游冶的热潮,朱之蕃则明显受到这些风气的润染。其所蒐讨的诸景,如燕子矶、清凉山、嘉善寺等,皆因游冶佳处的属性而引起朱之蕃的关注,而在品评虎洞、祖堂山时,则强调其人迹罕至、难以登临的特点,这符合晚明文人的思维惯性。此外亦如费丝言敏锐的论述,朱之蕃还推荐了别具特色、极富文人色彩的观览方式。(65)最后一景“长桥艳赏”,则暗示了晚明文人狎妓宴乐的典型文化生态。
    其三,朱之蕃的胜景品赏带有挥之不去的“六朝”情结。即便如“狮岭雄观”这种以明初史事而闻名遐迩的地景,(66)他也不提其在明代的命运,却将重点放在了六朝时的得名原因以及登览所见旷景之上。按明代南京文人心中一直存有“六朝”情结,弘治、嘉靖年间活跃于南京一带的文人便被称为“金陵六朝派”,其文章诗赋皆宗六朝,风格绮靡,辞章华丽;(67)《金陵雅游编·序》中也说:“金陵名胜自六朝以来,甲于天下,岂非以王谢诸贤重耶?然地狃偏安,人希旷览,流连光景,局促一隅,虽佳丽著称,而地灵尚阙矣”,(68)又“即余游金陵数年,问六朝遗踪,多不能举其处,而编中所载梅花水、虎洞诸胜已罕有迹者,千秋之感又岂但在乌衣、朱雀已也。”(69)这道出了“六朝”情结对江左文化的形塑以及对身处其中的文人们的影响。可以说,取法六朝,上承魏晋南朝,已是金陵文人的惯性思维,而在朱之蕃的胜景品赏行为中,这一取向得到了再次确认。(70)
    要之,朱之蕃选取与品赏的“金陵四十景”,实际确立了地方文士对城市特性的理解方式和记忆格局,即在“六朝”情结的笼罩之下,品味与追忆“金陵王气”,而整个过程又带有极其浓郁的文人色彩。及至明清易代,由朱之蕃《金陵图咏》所呈现的这种记忆范式,仍对清初金陵文人抒发遗民情怀提供着极佳的参考和范本。(71)如清初“金陵八家”之一的樊圻,即遵循着自朱之蕃“金陵四十景”以来形成的城市想象之“范式”,其诸多作品中,皆可见到所受朱氏影响的痕迹。(72)又在康熙初年由陈开虞组织编纂的《江宁府志》中,亦载有周亮工作跋、高岑绘制的《金陵四十景图》,可见胜景图绘在清初已经“登堂入室”,进入了官方文本的叙述中,这似乎宣告了地域文化在易代之后回归了常态。然而需要留心的是,易代以后的金陵胜景图绘,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遗民情结的影响,作者表现胜景的方式和态度以及胜景所承载的意蕴亦多产生了变化。(7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