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 孙卫国 参加讨论

    第三,张曜孙向李尚迪介绍其家人,根据情况与辈分,方式有所不同。道光二十九年(1849),其大姐夫吴赞殁,张曜孙给李尚迪写信,提及家人道:“伟卿之卒,在今岁五月中。家孟缇女兄以袷殡未归,尚居京邸。曜孙少悲衔恤,终鲜兄弟,惟三女兄相依为命,今皆茕茕孤孑,飘泊无家。叔、季两女兄已迎居官舍。明季,伟卿归魂故山之后,亦当迎之,以联肉骨之欢……子女二人,甥辈子女五人,及婢妾之解文翰者,女兄督课之,读画、评诗、论文,染翰门以内凡十二人,煮茗倾觞,怡然足乐。”(53)清楚地介绍其姐情况,将其三位姐姐都接到身边,予以照顾。其子侄辈则在其诸姐的教导下,“读画、评诗、论文”,真可谓一门书生。因而在其后十几年的交往中,张曜孙对于李尚迪从不掩饰其家人的情况,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他介绍其家人近况。尽管李尚迪未必见过张曜孙的家人,但张曜孙在给李尚迪的信函中,每每提及家人近况。如咸丰九年函中曰:“女兄孟缇居常熟,婉、若绮仍居官舍。婉之子慈庆,已成立,有二孙,若绮之子臣弼以知州官此,均尚能督子女,读书赋诗,临池作画。曜孙一子晋礼,从戎得县令,尚未令谒送也。”(54)向李尚迪道及家人状况,娓娓道来,尽显亲密。咸丰十一年(1861)致函李尚迪曰:“女兄三人,尚同居无恙,以翰墨相欢娱。去年寇乱吴中,孟缇先期全家来楚,未与其难,甥辈并为小官,所谓为贫而仕也。女甥辈读书为诗画,并与年俱进。惟皆遣嫁,各处一方,不复能如前此致执经络帐矣。其境遇亦多枯瘁,或歌寡鹄,或困薤盐,诗能穷人,殆有然耶。”(55)尽管张曜孙四位姐姐皆已嫁人,但其三姐、四姐皆招婿上门,故一直与张曜孙一家住在一起,其大姐夫吴赞死后,大姐亦携家人归来依附于张曜孙,张曜孙对李尚迪毫无保留,介绍家人状况,使他了解其全家情况。 
    第四,因为其四位姐姐皆为才女,张曜孙在介绍之同时,多次请求李尚迪为其姐的诗文集作序,并不时将其姐之诗文集以及诸子侄辈画作、书法、写生作品,寄给李尚迪,与他共同分享。张曜孙对于子侄辈的教育非常重视,不论男女,一律督促他们读书。其姐张纨英曰:“余幼好诗书,窃愧不学,浏览经史不能尽通其意。慨班氏教男不教女之说,念女子不读书终不获明义理之精,习俗易摇而性情易纵。因命长女采苹、次女采蘩入家塾读书,及笄出塾,仲远弟复教之,遂粗能诗画。”(56)1862年,李尚迪六十大寿,张曜孙令其子张执之、女俪之以及其外甥女王右星采苹,一并作书画,一同寄给远在朝鲜的李尚迪,以示庆贺。李尚迪收到之后,当即作诗,予以称颂。对张曜孙子执之所作隶书道:“君今年几何,游萟得深造。即此八分书,骎骎欲跨灶。”称颂其女所作写生曰:“有炜一枝笔,写生妙八神。谁知散花手,游戏现前身。”(57)言辞之间,备显亲昵与期望。 
    在他们相识不久,张曜孙与其诸姐唱和诗文,作《比屋联吟图》,道光二十七年(1842),李尚迪应邀为此图作诗,曾言:“仲远有《比屋联吟图》,即与诸令姊妹唱酬之作也,尝属余题句。”(58)其诗曰:“步屧从容三两家,唱妍酬丽写烟霞。梦残春草池塘后(君从兄彦惟殁已五年矣),无恙东风姊妹花。”“是处朱陈自一村,宦游人有滞金门。大家消息三千里,欲寄邮筒更断魂(君姊兄吴伟卿比部从仕京师,而澹菊轩夫人工诗有集,时人拟之曹大家)。”“金刀莫报四愁诗,话雨燕山未有期。我亦归田多乐事,东西屋里读书时。”(59)诗文之中,对于他们家诸姐予以称颂。对于张曜孙一门好诗书,李尚迪十分了解,后来特别称颂曰: 
    吾友张大令仲远,以名父之子,邃传家之学,与四姊氏均工诗文,各有其集。而叔姊婉夫人受书法于馆陶君,深得北朝正传。妻包孟仪夫人笔意,亦有乃父慎伯之风。虽使班昭复作于九原,卫铄并驱于一世,庶无媿焉。仲远近自武昌,寄示其女俪之,女甥王涧香、筥香、锜香,孙少婉及侍姬李紫畦写生共十二幅、各系题款,不惟秀韵逸致,直造乎宋元以上,别有分势草情,沈酣于汉魏之间,则岂无所本而能哉。原夫夙承庭训,无忝宗风。慈竹覆阴,棣华联韡,为歌淑女君子之什,延誉幼妇外孙之辞,夕酬和于盐絮,朝挥洒以簪花。相与诵诗礼之清芬,宁止述绘事于彤管。嗟乎!古之才女子,专精一艺者,故自不乏,兼工三绝则未之或闻。乃者,仲远之门,人人凤毛,家家骊珠。无施不可,有为若是。何其才福之全,而风雅之盛也!诗曰绳其祖武,传曰人乐有贤父兄,此之谓乎。涧香、筥香、少婉、俪之诗篇诸作,余尝读寒柳唱和之卷,而诧为玉台嗣响,心窃钦仪者久矣,因牵连以书之。(6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