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面向社会需求的公众史学(公共史学):老问题、新探索(1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 王希 钱茂伟 赵冬 参加讨论

    
    问题之一,是观念的转变。许多高校从校、院、系领导到许多普通教师都将基础历史学教育同公共史学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公共史学就是“应用史学”或“实用史学”,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传统的历史学教育体制存在的先天性缺陷与不足,加之人们普遍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问与其他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相比,它在服务社会方面似乎是无足轻重的许多学院历史学者也把公共史学看作是“旁门左道”从而使历史学为社会现实服务的目标成了一句空话。某些髙校领导面对开展公共史学教育的要求,往往以应用性的公共史学与研究性的历史学不相容为理由而加以否定。这实际上是偏见在起作用严重阻碍了公共史学在高校的发展。
    问题之二,公共史学的突出特征是其跨学科性但中国现行的学科设置与教学和研究体制严重影响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公共史学的创立与发展。因此要想打破现有的学科界限,集合各门学科的力量建立合理的公共史学团队、建立合理的公共史学学科体系就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整合。例如要想使那些未来从事公共史学事业的学生成为面向公众的历史内容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提供者我们不仅要对他们进行历史学专业的训练而且还要使他们具备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历史学家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问题之三,公共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应用性,即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注重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为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公共史学教育的现场教学基地与实践基地也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整合学校与社会的资源,真正打破社会与学院之间的高墙,使公共史学专业的学生有“练武之地”。
    问题之四,缺乏相关的公共史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缺乏相关的公共史学教材。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公共史学教学人才,也没有适合中国特点的公共史学教材。年以来,高校屈指可数的从事公共史学教学与实践的专业人士中,只有重庆大学的李娜是在美国获得了公共史学博士学位,她学成回国后一直试图将美国的公共史学引入国内,并认为美国模式的公共史学在中国是完全可行的。前面提到的首届中国公众史学高校师资培训班或许会稍微缓解一下这方面的不足。
    总之,在中国的大学里从专门从事公共史学教学的人才到成系统的公共史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都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髙校开设公共史学专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培训,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