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面向社会需求的公众史学(公共史学):老问题、新探索(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 王希 钱茂伟 赵冬 参加讨论

    四、公众史学是一股史学思潮
    美国的公共史学从1978年发展至今,已近40年历史。然而,遗憾的是,系统的学科建设成果并不多见。何以如此?原来美国的公共史学偏重于“应用的历史”,①是史学在公共领域中的应用,是从史学专业学生出路的角度提出的改革方向。20世纪70年代,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大学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危机。为此,部分大学历史系主动寻找新的出路于是就有了公共史学。学习公共史学的历史系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在公共领域找到工作。它与“学院派史学”相对应要求将史学知识应用于公共生活领域重视知识的社会应用。不过,由于过度重视其应用性,所以它很难成为一种新的学术思潮。
    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起步虽晚,但起点高学科建设成就不容忽视。一个学科要想生存下来,不能没有自己的学理。中国的公众史学建设更关注史学主体的大众化其学理来源有二一是世纪初以来的“民史”思想资源,二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强调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②使用“公众”一词,意味着门槛的降低。只要愿意人人都有资格参与进来,从而有可能实现史学主体的大众化。公共史学,没有自己的学理,难以长期存在。公众史学,主体明确,目标明确,那就是一切围绕“公众”来建设新史学,将史学由“小众之学”建设成为“大众之学”。而且不同于美国公共史学初始的发展动力来自高校,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动力来自民间社会。今日之中国网络历史写作、通俗历史写作、小历史的书写、影视史学,均处于兴盛发展之中。高校学者是在民间史学蓬勃发展之后才关注这种现象的。公众史学应该是大家共同拥有、共同使用、共同解释、共同书写的史学形态。中国的公众史学是一股学术思潮,它期望能创造出一种全新形态的民间化史学,自然更有发展前途。
    未来中国会在高校开设公众史学的本科课程,也会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下设立公众史学研究方向,甚至会开设公众史学的专业硕士课程。在习惯了“公共”概念的中国,很多人会一时难以接受“公众”这个概念,但只要公众史学队伍团结一致,持之以恒地推广传播,相信在未来公众史学”是会逐步为大家所接受的。那是中国历史学社会化的希望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立桩:《“应用史学”还是“史学应用学”—浅论公共史学的学科属性》,《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②陈新《从后现代主义史学到公众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