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考试到奏调:外务部选官改革及其人员组成 总理衙门通过论题考试的方法选官,这一方式被外务部袭用,也就是说,外务部不直接接受新科进士,而是从内阁、六部选官,他们中的汉人,都已经历科举,且多半具有进士出身。然而,外务部的司员考试从未进行过。1896年8月至10月,总理衙门举行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章京考选,共有89名京官经考取记名(12)。在外务部成立之后,他们陆续传补,充任外务部司员。章京考试重视“楷法”和文理,因此在考察业务能力方面,效果有限,总理衙门与外务部对此多有反思。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仕学馆”,对新进士进行职业培训。外务部曾借此表露停用论题考试、改从仕学馆学员中选官的想法(13)。 1905年9月2日,清朝发布上谕,规定自次年起,停止乡试、会试,此前举贡生员,一律酌量给予出路(14)。通过科举考试、尤其是通过会试结果区分士人出身的标准,从此不复存在。此前,总理衙门限制投考者身份,对作为主要力量的汉章京,限制尤其严格,规定只能由拔贡、举人、进士出身的京官充任。在当时人看来,进士、举人、拔贡这些正途士人,“有耻且格”,与杂途人员相比,他们品行端正、行事谨饬。而科举一旦停废,原有的身份限制顿失依据,从正途人员中考试官员的做法也失去依托。另一方面,在外交实践中,主持外务部事务的奕劻早已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因此,改革考试选官的办法,已势在必行(15)。1906年3月15日,外务部上奏,建议停止本部司员考试,改用堂官奏调的选官方式,奏折称言: 窃惟庶政得人而理,而邦交所系,尤贵选夫通才。用人必广其途,而时势已殊,更难拘以成格。从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用满汉各章京,均由内阁六部等衙门咨送考取,按次传补,迨改设外务部,奏定章程,司员保送考试,仍照总理旧章办理。惟现在时事日艰,臣部承办一切外交事宜,倍加繁剧,而中外风气日见开通。凡讲求交涉、究心时务者,随在不乏其人,若仍按照从前办法,仅由京员内保送,凭考试以定去取,似未足以广搜罗而核名实。臣等公同商酌,拟请嗣后遇臣部司员需人,毋庸照向章咨取考试,即由臣等悉心采访,无论京、外现任、候补、候选各官,及各学堂卒业、出洋留学卒业各学生,择其品端学优,事理通达,或娴习各国语言文字,或研究中外政法条约者,随时咨调到部,分派各司额外行走,试看一年,如果才堪造就,再行奏留酌定归何项班次候补,如有实不副名,未能得力之员,仍即咨回,以昭慎重。(16) 至此,外务部司员的任用,发生重大改变,选拔范围得以大幅拓宽,方式也更加灵活。当然,这种灵活性,也增加了人为操纵的因素。 对于这一重大的政策调整,当时访事之人打听,是出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之意,据《申报》报道,袁世凯在京讨论官制改革时,称:“京官办事究不如外官明白谙练,与其考试京官,莫如拣外官中熟悉洋务、通达世情者,择尤奏调。”同时,他还说,以后办理交涉事件,“万不能间接,总须直接,所调各司员,均须通达洋文,以备办理交涉时可以直接”。对此,外务部深表赞同,因此才有改考试为奏调一事(17)。 在废止考试、施行奏调之后,外务部官员组成开始多样化。综合1901年至1912年间民间刊刻的《大清缙绅全书》、内阁铸印局所编《职官录》等史料所示详情,我们可整理出该时段外务部司员的名单;根据名单,依赖《履历档》、总理衙门及外务部档案,我们可整理出他们详细的身份信息。据此,对外务部官员作以下分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