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11)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月刊》2015年第1期 段炼 参加讨论

    四、新文化史与思想史汇流
    受新文化史研究理念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部分研究成果,从对象到方法、从视野到理念,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研究者逐步将视野扩展到精英知识分子与精英思想之外,开始关注边缘与下层人士的日常生活,关注大城市与通商口岸之外的内地县域乡村的地方微观历史经验。这使得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从以往偏重于政治思想、精英文化和哲学观念,逐步转向探究社会当中的大众文化和集体心态。
    王笛的《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尝试从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的角度,观察人民在改良、革命以及社会动乱中的遭遇与思想观念的转型①。他的另一部著作《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通过研究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茶馆,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②。王笛指出,以成都茶馆里的谈话为资料,探究思想史上“失语”的下层民众的思想观念时,应尽量区别什么是下层思想,什么是由精英记录和描述的下层思想,以尽量接近真实的下层民众的思想观念,才能更清晰地揭示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社会改良者以及地方政治三者之间的主要关系③。
    对于民间思想或者说“一般思想”的关切,同样贯穿于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④及其《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⑤的始终。葛兆光强调,思想史的研究应该“既做加法,也做减法”。当“文明”在各种生活领域以“新”获得正当性的时候,“不文明”或“野蛮”就只有作为“旧”,在很多生活领域当中悄悄退出。思想史把这些被认为“有意义”的新东西陈列出来,显示思想的“进步”、“发展”或“演变”。这种思想史的叙述被称为“做加法”。不过,在思想的实际历史中,却并不只是做加法,同时也在“做减法”。所谓“做减法”是指历史过程和历史书写中,被理智和道德逐渐减省的思想和观念。葛兆光指出,正是从这些思想或观念在主流社会和上层精英当中渐渐减少和消失的过程里,可以看到过去被遮蔽起来的历史⑥。
    另一方面,新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的结合,使得研究者开始借助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如人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等),探讨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权力,如何借助知识文本、感性认知、节庆仪式、公共空间以及宗教(包括迷信)、医疗、身体、性别、物质文化等途径,形塑与建构历史当事人的想象、体验与言说。王汎森的新著《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强调“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观念来自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知识的考掘”的理念。福柯不仅只关注权力在宏大的、公开的场面的展示,同时也注意到权力在微小的、隐密的、日常生活空间中的作用。王汎森新著注意到,“政治”、“道德”、“权力”等各种力量,常常像水分子的毛细管作用一般,渗入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能的角落,并发挥意想不到的影响⑦。
        在新文化史的影响下,“权力”的领域和意涵均有新的扩展,相关思想史研究成果同样精彩纷呈。
        第一,从“文化权力”的角度而言,核心议题之一无疑是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实践与再创造。左玉河探讨了西学大潮冲击之下中国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转型的过程,提出这一过程在晚清是以新知阐释旧学、以中学比附西学,以近代学科体系界定、分解、整合旧学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学术开始改变固有形态,逐步融入近代西学新知体系。毛丹通过对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的研究,认为康氏对于大同理想的思考是以确认某种普遍知识、普世规则的存在为前提的。康氏将社会看作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认识和把握的客体,并以所谓普世、客观的“真理”来构建其社会理想,却忽视了社会及其运转本身的复杂性,忽视了一定历史构成的各社会的特殊性⑧。沙培德(PeterZarrow)的《教科书:现代知识传播的典范(1880~1937)》一文,分析教科书在近代中国知识体系专业化、系统化与新知的传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阿梅龙(IwoAmelung)在其论文《晚清中国的科举制度与西学传播》当中也注意到,虽然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但从1902年至1904年,科举制度通过吸收“各国政治艺学”,以“策问”与“策论”的形式,在传播西方知识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③转引自邹小站:《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⑥葛兆光:《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读书》2003年第1期。
    ⑦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
    ⑧转引自邹小站:《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⑨沙培德、张哲嘉主编:《中央研究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近代中国新知识的建构》,台北,中研院2013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