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月刊》2015年第1期 段炼 参加讨论

    三、知识分子:公共网络与私人生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世风与学风演变的影响,在思想史研究领域里,传统研究视野中的思想精英、革命领袖等“一线人物”呈现退潮之势,而原来研究不多的一系列“温和派”、“文化保守主义者”(所谓旧派)、学术人物等“二线人物”,如杜亚泉、柳诒徵、陈寅恪、吴宓、梅光迪、梁漱溟、章士钊、陈序经、张君劢、张东荪等,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199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郑大华的《张君劢传》,聚焦于一度因意识形态原因落于思想史研究视野之外的张君劢。郑大华指出,张君劢的思想很复杂,一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追求,是一个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者。他推崇儒学思想,是一个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同时,他一生追求社会主义,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通过张君劢思想世界中多重脉络及其具体而丰富的政治、文化实践,可以看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紧张而丰富的心灵②。
    江沛以雷海宗、林同济为中心探讨了“战国策派”的文化形态学理论。他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受欧洲的文化形态学说的启发,雷、林等人力图建立一套独立的、对世界及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及规律的认知体系。他们把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同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予以清理。雷海宗由此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文化独具“两周”的理论。雷、林还认为,20世纪30~40年代的世界,正处于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战国时代”,只有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坚定抗战信心,才能拯救中国文化于覆亡。雷海宗甚至预言,中国文化将进入第三个发展周期。这些主要的思想观点,被视为“战国策派”文化形态学理论的核心理念③。
        正如王汎森注意到的,对于近代中国的许多“旧派人物”而言,所谓“进步”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堕落”与“破灭”。因此,在时代的潮涨潮落之间,旧派人物的“文化理想”也特别值得注意。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理想”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常常是社会文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旧读书人挂在口头上的始终是“理想上”应该如何。只要这“理想上应该如何”的心理不曾变化,则不管现实的变化有多大,他们心目中仍将以这些“文化理想”衡量、评判现实,想尽一切努力回到那个“文化理想”。所以,这些“文化理想”的内容是什么,旧派人物的思想世界与传统的“文化理想”的关系为何,以及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之下,主流论述如何挑战或破坏这些“文化理想”,这些“文化理想”的持有者又怎样回应这些挑战,都值得思想史家们深入探究。此外,研究者较多关注的是“新派”人物的思想言行变化不停,但较忽略的是旧派人物的知识心态也在不停地变,也在以他们独特的思想方式响应时局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志田的《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行龙的《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郝平的《〈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沈艾娣(HenriettaHarrison)的《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等著述①,通过对名不见经传的山西举人、“旧派人物”刘大鹏的研究,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打开新的视野。几位研究者从刘大鹏的心态变化反观当时社会的变动。他们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以及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这一动态历史,纳入中国发展的内在理路和西潮冲击所导致的社会巨变的脉络当中进行考察:一是阐述儒学传统在近代中国的嬗变——当儒家经典失去国家层面的正统地位之后,它在民众心目中和日常实践中的角色如何变迁;二是阐释以山西乡村社会为代表的内地社会,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逐步边缘化和贫困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郑大华:《张君劢政治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高等研究院“张君劢与现代中国”研讨会主题发言,http://www.guancha.cn/ZhengDaHua/2013-08-22-158305.shtml(2014年9月23日查阅)。
    ②江沛:《战国策学派文化形态学理论述评———以雷海宗、林同济思想为主的分析》,《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
        ③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86页。
    ④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新竹《清华学报》1995年12月;行龙:《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郝平:《〈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4期;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HenriettaHarrison:TheManAwakenFromDreams:OneMan'sLifeinaNorthChinaVillage,1857~1942.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