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清的《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①一文,同样在讨论以报刊为中心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史议题。章清指出,“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走向,与《新青年》群体的分化息息相关。分化后的《新青年》群体,其同人各自搭建起新的发言台,汇聚成不同的政治力量。只是,此时对于思想派别的识别,仍保持着鲜明的“文化色彩”。随着中国社会的重新组织,“思想界”也被重新定位。思想界的“分裂”在1920年代后期愈发突出,实际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同步。追踪《新青年》同人思想的分化,对“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及中国社会的走向,或许也有新的认识。实际上,1920年代思想界因何分裂、分裂的程度如何,尤其是如何评估思想界的分裂以及所涉及的时间断限,值得探讨。章清希望这一研究能够结合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思想界的“分裂”做一概论性申述,以期在增进对“1920年代”了解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及中国社会的走向。章清的另一研究《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形态》②,受到哈贝马斯与安德森理论的影响。这一研究旨在基于报刊媒介所营造的思想环境,以及读书人由此展现的新的生活形态,解析民国初年的“思想界”。一方面,此文通过描述报刊从晚清到民国的新变化(即传播媒介与思想、政治、社会之间的互动),以此检讨民初由报刊所营造的思想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此文试图结合读书人与报刊的互动,审视读书人的生活形态呈现出的新特性。通过报刊、大学及读书人之间的密切互动,能够更好地说明民初思想环境对读书人的塑造,也有助于对民初“思想界”更好的理解。 从晚清直到民国,报刊一直是近代中国层出不穷的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科学”的理念以及“民主”、“自由”以及“民族主义”等诸多现代政治观念,都在报刊这一大众媒介的传播之下,引起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激荡。汪晖在对近代中国“科学话语共同体”的研究中注意到,近代科学期刊的刊行、科学教育的普及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是现代科学启蒙运动的先决条件和这一运动的有机部分。从民国开始,无论在知识社群的组成还是出版物的类别划分上,都鲜明地呈现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差别。而在晚清民初的社会氛围中,这一分类代表着一个社会关系重构的过程。它不仅在空间意义上把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分开来,而且也把这种划分本身纳入一种时间和文明论的框架之中。这也构成了科学群体及其实践在社会领域中的权威性。在社会变革的氛围中,科学概念的运用范围远远超越特殊技术的范畴。人们争论进步与倒退、争论革命与改良,一如科学共同体争论真理与谬误,因此社会运动的合法性模式与科学的合法性模式是极为接近的③。 近些年来,围绕近代中国的报刊而进行的思想史研究,显示当今学界除了运用传统研究方法以外,不少学者试图引入西方社会科学中的相关理论(如公共空间与市民社会的研究范式)以及新文化史的理念等,对报刊、舆论、社会网络等思想议题予以重新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②章清:《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形态》,《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③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08~111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