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五四”观的提出,不仅意味了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五四”解释话语权力的把握,也预示了其革命话语式的基本原则支配“五四”评论与研究主流方向的开始。研究毛泽东的“...
一 能让孙中山从神坛上走下来吗? 辛亥革命是一场推翻封建帝制的“国民革命”,而不是少数人、更不是个别人的个人行动。而今人纪念辛亥革命,多是纪念孙中山。对其他有功的一...
1929年-1931年,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新月社”部分成员组成“平社”,以《新月》为阵地,发动了著名的“人权运动”,抨击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要求宪政民主人权,发表《人...
中国传统只有水师而无海军,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抵抗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中国政府成立了新式海军。1877年,清政府派遣了首批海军学员出国学习,开创了海军留学的新时代。此后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理论是...
发生于20世纪初叶的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导源于“新文化”并以其为基本内涵作用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这不仅将中国现代化由器物、制度推进到文化层面,是一次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
以国内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为基本内容的辛亥革命素为世人所瞩目,其成败得失至今仍属于中外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言人人殊。个中现象,既源于史学客体辛亥革命自身的复杂...
中华民国建立伊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引进了包括国会在内的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在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政治土壤上建构起现代式的政治框架。国会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运作...
关于灾害史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关于水灾的研究,早期比较集中于统计历史上各地水灾的发生次数与频率,并就其频繁爆发的原因进...
以学术史的眼光审视郑和下西洋盛事,当代郑和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真正称得上对郑和及其史迹作较完整的研究,当为近代之事。“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以笔名‘中国之新民’...
王闿运(1832~1916),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人称湘绮先生。一生勤于治学,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学生遍布蜀湘,弟子中以廖平、杨度等人最为有名。因撰写《湘军志》一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把民族工作放在建国初期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具体的工作中,...
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其反帝的直接对象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而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包括此前业已归国的中国留日学生)乃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因,而且其爱国...
一、变革特征论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征,卓荦可纪者有三,其中之一为变革的快节奏。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生长在国门被强行洞开、处于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社会之中,国家遭屈辱、...
长期以来,关于“民主党派”这一称谓的由来及其内涵发展变化的问题,人们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以为,历史地考察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历史上中共与“民主党派...
就中国来说,二十世纪是风雷激荡的世纪,是飞速变化的世纪。历史走进本世纪时,中国还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如果从秦汉算起,这种封建王朝的统治形式已经延伸了2000多年,任凭陈胜...
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国门被强行打开,西学东渐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除了西方传教士为了宗教目的在中国传播西学外,中国学人也开始睁眼看世界,有计划地独立翻译和引进西...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
学术界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这些成果集中于新文化运动历史进程的研究、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的研究以及新文化运动历史影响的研究,但较少对新文化运动历...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开幕时的3月5日,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