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醒狮运动之初,国家主义派致力建构中西杂糅之文化保守主义体系,以为其运动之意识形态。其现代学理厥为以欧陆玄学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哲学,及玄学之反动——实证哲学及实...
内容摘要: 日本侵占琉球,清政府爱莫能助,坐视日本的侵略扩张。1895年,日本窃占了钓鱼台列岛,又通过《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岛、澎湖列岛等。民国前期,中国知识界对琉球...
内容提要: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4月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着手进行民主改革。西藏上层分裂分子大为恐惧,在西康地区发动武装叛乱。1956年11月,印度邀请十四世达赖喇嘛...
内容提要: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着中国军政的最重要领导职务,其思想言行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2000年以来,由于研究环境的改善、观念的更新、国际交流的增加...
内容提要: 1936-1949年浙江大学史地学系的组建与存废,无疑是民国学科史上较为特殊而重要的事件。受现代知识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影响,彼时各大学多将历史学系与地理学系分置。竺可...
内容提要: 陈云1935年到达莫斯科前,中共代表团和共产国际只能从报纸上获得长征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具有浪漫色彩,与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考察陈云1935年在莫斯科遗存的三...
内容提要: 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不断地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五四时期试图运用唯物史观中的某些基本观点来研...
内容提要: 追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起源,李汉俊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他较早投入这一运动,无论从组织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中共的重要创始人。但因李汉俊的主张在一大会议上未...
内容提要: 以商民协会为依托的“商民运动”,时间限于1924-1930年。1924年商民协会成立以前和1930年商民协会废止以后商人的活动称为“商人运动”,其中的“商人”涵盖一切革命不革...
内容提要: 康有為、梁啟超與孫中山,由於政見異趣,可謂終身糾結。1925年1月,被邀北上進京共商國是的孫氏,檢查出身罹晚期肝癌,外界誤傳孫已病故。康有為在滬聞之大樂,寫了...
内容提要: 影响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分层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地权是经济因素的核心部分;由生产性要素收益及生产生活支出所决定的农户“家计”状况更...
内容提要: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近代以来土地问题的讨论、对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与西方学术界为主流的现代性范式,都提出了程度不同的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
内容提要: 抗战期间,在日本的怂恿下,泰国公然宣称我国南方几省为泰族发源地,要收复失地,还派人到我国云南境内傣族地区活动,并于1939年6月将暹罗改称泰国。这种大泰族主义...
内容提要: 近来,中条山战役过程中国共两党的交涉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争论。笔者细绎相关史料之后,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条山战役发生前后,蒋介石采取激将法和...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历史上长期积累的政区边界矛盾全面激化。为彻底解决政区边界纠纷和规范管理,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省市县勘界条例》,推行依法勘界,但效果并不理想,省界...
内容提要: 1937年至1938年间,坊间盛传外蒙古出兵参加抗日战争的传说。这种传说在不断地演绎中进而形成“外蒙古出兵论”及“苏联出兵论”。本文对此期间传说的“外蒙古出兵论”...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在东沙群岛海产纠纷中,以陈荷朝、冯德安与周骏烈为代表的中国海产商人的内争构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海产商人为了争取海产承办权,视对方为最大...
内容提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迁都问题,南北舆论出现两次热烈集中的讨论。第一次以武汉孙伏园主编的《中央副刊》为主阵地,围绕理想中的首都、如何改造政...
清末民初,袁世凯权倾内外,呼风唤雨。有些研究者往往把这种“袁世凯现象”,归结为“权谋”、“狡诈”的结果。其实,对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仅从变动着的“思想”、“观...
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国外学者对我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国外中国学或称海外中国学,概略言之,是指由国外学者参与的、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或研究领域,其范围至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