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日子。中华民族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历经一百多年的抗争,历经一百多年的期盼,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二十...
孙科对民国政局最突出的影响,是对国民政府立法所做的工作,其中关于宪法的制订最为费心。孙科从1933年初就任立法院长起,历时三载,七易其稿,于1936年5月5日颁布了《中华民国宪...
宋美龄在现代中国由于身份特殊,因此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其特定位置。本文拟就宋美龄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略陈管见。 一 宋美龄自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在上海...
从19世纪40年代初算起,前后近60年的时间,英国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割、强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侵占...
1926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为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在战争开始后不到一年时间,北伐军就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近半个中国,以辉煌...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历史关头,驻西安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率部毅然发动“兵谏”。西安事变,震惊中外,霎时成为国际国内政治舞台的热点之一,引起...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欠妥之处,应该精确地定为: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的中介。 要明确一种革命是不是新民主主义...
1959年夏天召开的庐山会议,是我们党在纠正“大跃进”“左”倾错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曲折。这次会议从开始纠“左”到后来反右,来了个180度的转折,使原来的“左”倾错误发展到更...
关于文明问题,东西方学者往往有一种定见:认为东方文明贵在精神,西方文明偏重物质,二者孰高孰低,谁优谁劣,在20年代前后人们的激烈争论中,虽然没有得出高下之分的结果,...
【作者简介】朱志敏,195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与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有关这一划时代历史事件成因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一些看法似乎已成定论。但是...
【作者简介】熊启珍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国革命史教研室 50年代后期建立的人民公社,曾是中国农村基层的综合性社会组织,被誉为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虽然历史已经证明...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广州,香港从此处于日本直接进攻的威胁之下。随着欧洲战争的爆发和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的形成,香港上空笼罩着愈来愈浓厚的战云。 日本法西斯很早...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问题就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十分敏感和棘手的问题,也可以说它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本文试对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其在50、60年代对中美关系的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讲是一场政治运动,其核心问题是政治性的矛盾--党内斗争,但是一些复杂激烈的冲突也反映了社会性的矛盾。以往党史学界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多集中于...
保甲制度是中国传统的人口户籍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为应付战乱,统制民力,实行人口管理军事化的一种制度。它历史久远,几乎可追溯到中国历史的源头。但保甲制度成为风靡...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
叶剑英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是长...
现代化不仅包括科技和工业等方面的变革,也包括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的变革。而政治的民主化又与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观念的传播分不开。20世纪初,“庚款留美”的知识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军在华北地区建立起伪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改称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上留下极不光彩的印记。早在抗战初期,毛泽东就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