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七七事变启端的全面抗日战争,把中国政治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穿插而带来的错综复杂的局势,使得政治生活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突...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在侵略者点燃的熊熊烈火中,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次携手,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推动了全民族抗战新高潮的到来。伴...
人民公社时期,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在政治上处于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对农村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拟将这...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问题的探讨,是在不断总结中国革命成功与失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进程同步的。考察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在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
20世纪初期,亦即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孙中山、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等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以下简称为民主革命派)在从事反帝反封建...
本文拟对本世纪50年代末全国性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进行探讨。这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时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又能为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提供借鉴。 1 在50年代末,究竟是否存在...
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的内部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这一本来可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1]却一直悬而不决, 且有越来越复杂化的势态。这一局面的生成,美国在其中...
废除协定关税制度的历史背景 关税的征收与税率条则的制定,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行政权力之一,对于调剂与发展本国经济,具有极大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在进入国际社会时,仍处于自...
自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及“大跃进”中的瞎指挥、浮夸风,打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对此,作为党的领袖的毛泽东当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是,只要...
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早期建党时期的文献中,有两份值得我们进行比较研究,一份是瞿秋白的《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以下简称《社会主义》),收入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瞿秋白文...
从1927年建立到1949年在大陆的崩溃,南京政府22年间政府体制在常规制衡下各组成部分职能的不断变动,导致了实际政体的变动不定。本文拟简要的勾画和分析一下这种“弹性政体”变动...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中,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曾和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国民党进行过两次合作,即发生进行于国民革命时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产生存在于...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1]以毛...
1958年“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管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然而,分析它提出和发动的内在原因,却...
抗战后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临近,关于战后安排的问题日渐重要,特别是战后对日处置问题,与中国关系尤为密切。孙科作为国民党中抗日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这时期以主要精...
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以战争形式划分战略时期的两个战略时期之间的变化。军事发展的历史说明,军事战略转变既是国家或政党关于战争形式、军...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研究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学术界几乎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实际上被历史赋予了导演和组织现代化的重任,政府...
近来从报上看到江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的报导及有关文章,似涉及了防“左”的问题。这确是我们党有史以来的一个大难题,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否则今后还可能出现麻烦,甚至...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全面入侵中国,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大旗,发出“全民族实行抗日”的伟大号召。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