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室名别号之风,由来已久,传至明清,愈为盛行,有些文、史学家和艺术家的室名别号,往往多至数十。谭嗣同的室名别号据笔者统计,亦有20余个。“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
概 况 中国国际文化书院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1989年3月17日,中国国际文化书院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报告会在...
自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创立了唯物史观,至今已有157年了。自李大钊于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系统地传播唯物史观,至今也有8...
查理·费尔斯的《奥立弗·克伦威尔和清教徒在英国的统治》(以下简称《克伦威尔传》),初版于1900年,1934年出了第2版,后又被牛津大学出版社收入“世界古典丛书”[1]。 自从17世纪...
黎澍的道路--“改行”治学 黎澍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这名分,在他生前已由其问世的论著所论定了。可是,走上这条治学之路,却非他早年本人定下的志愿。记得当...
学界通常将清史划分为三个单元:清代前史、清史、晚清史。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到公元1644年明朝覆亡,这一时期的历史,一般称为清代前史(关于清代前史的划分...
“三民主义”最早产生于岭南,主要得力于岭南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文化的熏陶。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创立者。然在孙中山的周围还有一大群岭南人,他们与孙中山意气相投...
郑板桥(燮),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由于文献不足,人们对 他的家世,有语焉不详者,有轻信传闻者,有主观臆测者,深以为憾。今承泰州市(江 苏省辖市...
概 况 中国二战史研究会是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挂靠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现有会员254人。领导机构为会员代表选举产生的理事...
魏徵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优秀的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超过他的政治思想,值得全面深入研究。 一、重人事、轻天命的进步史观 1.王朝的盛衰兴亡在人而不在天...
一 晚清政坛上,翁同和无疑是一个重要人物。其父翁心存曾为同治帝师,官拜体仁阁大学士,兄翁同书、翁同爵均官至巡抚,侄翁曾源高中状元,可谓家世显赫。他本人也是状元及第,...
戊戌时代的中国学界与思想界,康有为与严复是两位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注:日·稻叶君山在《清代全史》下卷(中华书局本,第4章第30页)中这样写道:“此时(指清革新时代)...
一、初创的理论 寻找历史划分的统一法则,这是历代哲学家、历史学家的梦想。从人类思想的传承过程来看,早在马克思之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就第一个天才地指出人类社...
随着社会史的复兴,史学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与作品,限于篇幅,我们无法涉及到每一个领域、每一篇作品。但从以上列举,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社会史在冲击传统史学研究的...
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3、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广泛采用 在这方面以年代测定取得的成绩最大。国际上从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方法,被视为史前考古学中一场划时代...
《逸周书》的史料价值颇高,但也存在不少脱佚与疑误,亟待澄清。 一、《逸周书》书名起始考 《逸周书》原名《周书》,目录书的最早著录见于《汉书·艺文志》。班固注云:“ 《...
100年前,一本题为《天演论》的译著出版发表,标志着现代中国思想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著作对于中国思想和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将会越来越深切地被人感受到。然而,它的...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曾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在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许多问题上能...
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对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存在着教条化、公式化的理解。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展开了一些讨论,打破了过去那种...
中国近代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建国后中国近代史才聚集了一支教学科研队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至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才得到复苏和发展,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