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林甘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历史研究的古今中外法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方法论的表述。作为基础知识,除了我们专业方向以外,应该充实一点古今中外法。比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是今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认知中国的最好的教科书。在习近平同志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发表三周年之际,以习近平...
内容提要: 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早期构建者之一。他强调历史学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致力于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结合。吕振羽对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实验...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规范化”和“纯学术”的提倡客观上促进了史学研究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学术评价体系对“纯学术”的偏重...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迎来了大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
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
内容提要: 从史学史的角度探讨史学研究范式的论文已经不少,但从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似未见到。作者运用库恩同时主要是莫兰的科学研究范式思想,以主导概念、...
2008年,一批战国竹简由清华大学校友购归,入藏清华大学,称为“清华简”。经清理统计,总数是2500枚,内容多为历史典籍。其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内容之重要,在历来出土竹简中...
作者简介: 张广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人类文化的生生不息,犹如一条长河,需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才会使大河滔滔汩汩,不致干枯,显示出蓬勃的朝气和...
内容提要: 近一个时期以来,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因此,重树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成为我国史学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
内容提要: 史学方法的核心是思想方法、理论方法,而非技术方法、研究方法。近代以来,具有主导性、占据核心地位的根本性史学方法是从社会性质出发的方法。它理论层次最高,具...
观察历史整体进程,探求其中的模式或规律,并据此阐释人类历史经验,这种理论探究通常被称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在笔者看来,历史学与思辨的历史哲学的结合,既是必然的和必要的,也是可...
当前,国际史学界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史学界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同时,又能在国际史学界占据符合中国大国身份的一席之地,成为我国史学工...
摘 要 :新史学的首倡者梁启超曾提出要引进西方进化论作为衡量中国史的工具,随后产生的革命史叙事和现代化叙事在表面上虽有很大差异,但基本上也都秉持了西方历史观遵循的原则。...
摘要: 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是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要务。这首先应从辨明历史与史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之间的区别开始。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厘清至关重要。史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建设...
“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来源于学者们对客观历史的真实提炼和高度概括。从历史上看,这条大道的建成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东西方众多先驱共同开拓的结果。这...
内容提要: 历史哲学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沉思与探索。这种沉思与探索,始终伴随人类前进的每一个步伐。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是在16-17世纪科学革命影响下产生的。弗朗斯西·培根...
内容提要: 中西史学本是世界上不同类型文明和文化传统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整个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及各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影响的不断加深,其走向逐渐出现了某些“共趋性”。但...
内容提要: 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撰史旨趣,标志着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的形成。从理论渊源来讲,《周易》的天人合一思维,战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侯外庐(1903—1987)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与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合称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和名誉所长。不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