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话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以各自不同的旨趣,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研究神话思维者有之,研究神话结构者有之。但综观神话研究,尤其是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多是蔽于历史研...
回首20世纪中国神话的研究,自现代神话学的先驱蒋观云在他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中首次使用神话这一学术概念,并自觉地将神话研究纳入启迪民智的民族使命之后,具有现代科...
一个学科的形成,我理解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一支相当稳定的队伍,这支队伍中有一批敬业之士。第二,有众所公认的、能经得起检验的、奠基性的经典之作。第三,有...
(一) 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中国神话学,是20世纪初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代西方和日本的学术思潮、神话流派的变迁,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传入,有着密...
[内容提要]在现代化文化的框架下,思考民俗与文献关系和价值,指出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凸起的趋向、民族文化遗产的形态,建设学术资料系统的方法,及其应用去向。 [关键词]现代化...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人对于民间的神话,往往有一种惊人的感悟。他们以自身的职业特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搜集,辑录,评点,运用神话。近十几年,由于中国学者对古籍资料的精...
20世纪被人们称为神话复兴的世纪。在国际上,神话不仅被各国民间文艺学家当作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加以全面细致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而且在作家文学中经常复活,不时对世界文...
[内容提要]神话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西方神话学家首先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做出先驱性的探讨。鲁迅的《破恶声论》是20世纪最初十年中率先涉及神话的少数文献之一。20世纪中期...
[正文快照]1918年2月刘半农等在北京大学发起征集全国近世歌谣以后,引起了各地人士对民俗学的兴趣。原搞宗教学的江绍原也转向了民俗研究,先后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独具风格的民俗小...
[正文快照]20世纪,中国民俗学运动从发起到开展,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俗学工作者,而顾颉刚、周作人、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是其中的五大核心领袖人物。(详见拙著《中国民俗研...
本文视二三十年代歌谣运动为一场从声、音的角度介入包括新诗运动在内的白话文运动的尝试 ,并以此角度探讨清末民初白话文批判派的章炳麟(太炎,1868-1936)就文学文本的音(可诵性、...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民俗学会艰难、曲折的创建过程,寄希望于新一代民俗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会; 20周年; (本文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
上世纪三十年代发行的《琼农》杂志 林缵春编著的《海南岛之产业》 近一个世纪前,海南岛掀起过一次大规模的研究考察热。在孙中山先生的建省梦想感召下,海内外有识之士纷至沓...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着浩如瀚海、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将搜集、抢救各民族民间文化列入工作日程和建设计划。1950年我参与创建了中国...
(本文为未刊(译)稿,仅供中国民俗学网及其民俗学论坛和民俗学博客内部交流,请勿引用) 【前记】雅各布坦纳(Jakob Tanner)教授是从事欧洲近现代社会史和经济史的史学专家,或者说是有...
一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顾颉刚先生曾于上世纪的20年代运用人类学、民俗...
【提要】本文通过介绍日本近年出版的两本民俗学概论,分析日本民俗学的新视野并与中国的相关著作相比较,以了解中日民俗学研究的一些异同。 【关键词】日本民俗学;概论;常民...
二十世纪早期以来,我国民间文学理论界一直较少深入探讨民间文学的本体问题,在研究实践中不自觉地养成了对其他学科理论的依赖性,独立学科意识及其学科理论都严重淡化,而主...
【编者按】本文作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长期担任文学所党政领导职务,现已年近九旬。近几年来在女儿王素蓉的帮助下,他根据掌握的材料、个人记忆和走访,陆续写完三、四万字的...
在我国当代学术语汇和日常用语中,图腾主义(一说图腾信仰)这一概念的出现频率相当高。但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之前,往往并没有事先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只要遇到一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