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即将降下帷幕的时候,人们清楚地看到,由于社会发展变革速度加快,中外及各民族文化的频繁接触与传播,新事物层出不穷,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文化事象正发生种种错综复杂...
吕微先生的《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一文(以下简称《论争》),从对启蒙主义现代性反思的角度出发,将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建构与中国民族主义以及人民理念的建构联系起来...
本篇是一系列读书后的感想,引起我的如下感想的文章和书籍包括: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至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高丙中:《民俗文化...
内容提要 由顾颉刚主持发起的中山大学民俗学运动是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一环。1928年夏,民俗学会主将钟敬文因经手《吴歌乙集》而被校长戴季陶以付印秽亵歌谣的理由辞退...
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状况怎样?它在未来社会中的命运又将如何?也就是说,民间文学会继续流传下去,还是必将逐渐湮灭?这些问题,是中外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以及对民间...
目前,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体系的著作已经出现了四种,分别是艾伯华(WolframEberhard)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近些年来,有两部民间文学研究专著的出版,实在让我感觉很受震动:一部是刘锡诚先生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另一部是祁连休先生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以...
表述事实是一项基础性的学术活动。对于规模上超过熟人圈子的社会,表述事实是一项让共同体存续的知识保障:因为有关于社会的事实被呈现,社会本身才能够被感知,被认同,被维...
15至16世纪,在英国就有一批从事古老知识与古物研究的学者探讨民情问题,曾于1572年创立协会并出版了一批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勃朗德(JohnBrand)的名著《民间古老风习的观察》等。...
一 1992年12月24日,这个日子,在我国一般人、甚至学界中人的眼里,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它在我们这些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工作的人的眼里,却不是那么等闲!它...
作为我国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部基础性著作,刘锡诚著《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自2006年底问世以来,引起了民间文艺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中国文联理论研...
我50年代初参加民间文学工作,从1951年在《说说唱唱》上发表洪湖歌谣起步,1958年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这个领域里奋斗了几十年。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走过了百年的道路,但过...
[摘要] 国内的牛郎织女研究大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纵观80余年学术史120余篇论文,大多乏善可陈,其种种流弊,折射出整个人文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不尊重前人劳动...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转型。与此相适应,中国学术文化也发生重大转轨,即从传统学术形态向近代意义上的学术形态转型。这种学术转型,既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
分类必须基于逻辑,这是常识。尤其在学术研究中,尊重逻辑已经近乎于一种工作准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逻辑的运作一定会遇到极大的阻力。齐涛、叶涛组织的大型《中国民...
中国民俗学研究史简述纲要 ( ~2003) 大纲 序 一.二十年发展回顾 1.两个阶段 2.两个特征 3.一个弱点 二.民俗学的分化与整合 1.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2.民俗学与相邻学科 3.多民族的民俗学...
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从发轫至今已历经一百余年。在百余年的历程中,这一学科,受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形势的影响,在每个阶段都呈现出很不相同的发展态势,甚至有着跌宕起伏的变...
近年来,学术界、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开始关心学术规范的问题,并且对某些失范的现象及某些被认为不符合学术规范的作品进行批评,展开争鸣,这对于学术发展无疑是好事。但究...
2008年夏天,我国首部国家课题形式的中国民俗史研究著作《中国民俗史》(六卷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这部历时7年完成的著作,用400万字系统详细地...
【题记】乐嗣炳教授,被国学界研究者称为民俗学奠基者,先后供职于中华书局、上海大学、广西的几个研究机构、复旦大学等学术机构,57年被打成右派。他在语言学方面的卓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