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观云(1866~1929),名智由,原名国亮,字观云、星儕、心斋,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东浒山人。早年就读于杭州紫阳书院,能诗善文,工书法。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廪贡生应京兆...
同时被称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的夏曾佑(1865~1924),字穗卿,浙江杭县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入词林,后改补礼部主事。戊戌时期,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西学...
一 西方文学批评家在使用史诗这一术语时,是指一部大体符合下列尺度的诗作:以崇高风格描写伟大、严肃题材的叙事长诗;主人公是英雄或半神式的人物,他的行为决定一个部落、一...
中国神话学在经历了从面临中国神话贫乏到探讨造成贫乏的各种原因的早期阶段,又经历了尝试把零星、断片的神话材料复原成古神话系统的努力,再到无限扩大神话范围的广义神话论...
[摘要]日本民俗学本来把自身规定为研究当下之学,但在今天却疏离了近代。其原因在于战后的民俗学把民俗当做客观材料来看待,视民俗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提高材料的精确性、...
[摘要] 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多个流派。创立于1918年的北大歌谣征集处和成立于1920年的北大歌谣研究会,诞生于世纪初的文化革命浪潮之中,团结了一批文学家和...
【摘要】针对近年学界逐渐有人开始讨论嫁妆与聘礼的问题,文章利用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对有关嫁妆与聘礼的意义问题进行简单的检索,总结出几种主要的理论成果:继承说;福利说;...
摘要: 1985年以来,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深圳荔枝节为龙头,举国上下突然兴起一大批文化旅游节,当这些新兴节日逐渐退潮的时候,突然又刮起一股公祭风潮。这些文化搭台,经济...
提要: 本文试图围绕顾颉刚与傅斯年在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一段学术交往,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尽管在民俗学会的内部不断地上演着一些愉快的合作或者不愉快的争执,但如果抛开一些...
[论文提要] 20世纪的日本神话学走过了从开创到中兴、再到繁荣的百年历史。百年来,日本神话学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树立了三个辉煌的里程碑。随着神话学的百年进程,先后突现出了...
[摘要] 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流派而非一个流派。以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的俗文学派是一个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的流派。这一派的确立,以郑著《中国俗文学史》...
[内容提要] 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实,但由于人类文化的介人,死亡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生老病死规律,而成为人类表达自己文化的仪式。自古以来很多哲人都对死亡及其相关的文化...
一、中心与原动力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定位 晚清以后,各类文体的地位升降是一项令人瞩目的现象,中国历来以诗文为中心的传统文类格局,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许多向来为...
中国影戏是一种古老而优秀的民间艺术,或许由于它的不登大雅之堂,长期以来传统文人鲜有留意此道者。宋金时期,虽有些少数文人在一些笔记中对影戏有些记载,但文辞极为简约。...
[内容提要] 我国的民俗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民俗这个概念,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确立。司马迁作为一个有识见的史学家,他对古代民俗也十分重视, 在壮游全国的社会实践...
[摘要]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建立起一个松散的同仁性组织, 还在于通过民俗学者, 尤其是钟敬文先生的努力...
1984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后改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
岁时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1]岁时节日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中国古文献中没有神话这个名词。古人常用怪、神、谐、异这样一些词汇,其意思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神话一词大致相同,或更为宽泛些。学界一般认为神话一词,是从日本或欧洲移植而...
一、引言 浪漫主义是民俗学的伟大传统 自民俗学形成之初, 浪漫主义就已经深刻地烙印在民俗学的学术传统之中。民俗学往往以怀旧的心态看待民俗, 将民俗看作是自然的、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