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心通”:清末切音字运动和“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7)
(96)钱玄同:《钱玄同日记》第2册,1910年1月12日,第954页。 (97)宋教仁:《宋教仁日记》,1906年10月7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6-267页。 (98)钱玄同:《钱玄同日记》第2册,1909年11月2日,第845页。 (99)潭渔隐:《汉文拼音自序》,1909年7月6日、6月26日《时报》,均在第1板。 (100)潭渔隐:《汉文拼音自序》,1909年7月6日《时报》,第1板。 (101)潭渔隐:《汉文拼音自序》,1909年6月29日《时报》,第1板。 (102)程先甲等:《陈请资政院提议变通学部筹备清单官话传习所办法用简字教授官话说帖》,《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131页。 (103)严复:《审查采用音标试办国语教育案报告书》,《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134页。 (104)劳乃宣:《重订合声简字谱例言》,《简字谱录》,第79页。 (105)许宝蘅:《〈巢云簃日记〉选》,《近代史资料》总第115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3页。 (106)严复:《审查采用音标试办国语教育案报告书》,《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134页。 (107)《学部中央教育会议议决统一国语办法案》,《清末文字改革文集》,第143页。 (108)吴稚晖:《读音统一会进行程序》,《吴稚晖先生全集》第5卷,第103页。 (109)吴稚晖:《读音统一会进行程序》,《吴稚晖先生全集》第5卷,第105页。 (110)吴稚晖:《书神州日报东学西渐篇后》,《吴稚晖先生全集》第5卷,第55页。 (111)“署理四川提学使司呈详遵批传验蒲助孜暨详议简字拼音是否适用一案详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赵尔巽档案,提取号87(缩微胶片),案卷号470。 (112)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全集》第5卷,第39页。 (113)均见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第3323、3336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