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哲》 万明 参加讨论

历史事实说明,白银货币化是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启动,在中国国家与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推动力量,国家与社会直接影响作用于明代财政体系的转型,财政从属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白银作为国家赋税征收形态以后,国家由此可以弥补垄断铸币的缺失,以及货币供应的被动状态。中央财政体系的基本特征,相对明初已经迥然不同,出现了向货币经济基础上的货币税收为主的财政体系的转换,这无疑是中国古代财政史乃至中国史上划时代的变化。赋役征收的货币化,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原则上转化为货币形态,意味着明代国家财政体系的根本性转变。重要的是,实物税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没有货币税所具备的有利于财政统一结算、方便缴纳和避免运途损耗等优点,所以,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基础上,在白银货币化进程之中,货币税代替实物税,促使明代财政体系全面转型,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由于白银货币不是由国家以某种形式向农民直接提供的,所以征收货币本身就意味着农产品的商品化;更由于白银货币处于称量形态,不是由国家铸币,国家需要依靠从社会收取白银货币来购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于是,国家从商品流通的创始者、管理者,转化为依赖于社会、市场的需求者。这正是明代国家不同寻常的变迁过程,也即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的开端。传统向近代转型,二者不是截然二分的,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发生在传统之中,我们认为晚明国家财政体系的转型,是中国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重大标志之一。
    白银货币在财政领域的流动性加速,货币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生产要素的货币化进程加速,徽州文书中的交易,土地、房屋、商业资产等均大规模变为可交易品,农产品以货币为媒介在市场上大量交易,导致中国白银货币需求不断升高,通过海外贸易,以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的输出,更促使大量外银流入中国。由此,白银颠覆了明前期缴纳税粮采用的里甲催征、粮户上纳、粮长解送、州县监收的民收民解,和以黄册作为税粮征收缴纳的依据的传统,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调整与重建。
    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近代”与“现代”,在英文中词出同源,即Modern一词。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与之对应的是国家从传统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这里所指的近代国家,不是现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含义,而是特指从赋役向赋税,即实物税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型,财政体系的转型意味着国家的转型。我们认为,在自给自足农业经济条件下,传统国家财政分配主要采取力役和实物形式,而近代国家财政则建立在相对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的基础上,税收是近代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具体说来,古代经济是农业经济,传统国家财政依靠田赋的征收与徭役的征发,形成以实物与力役为主的财政体系,发展到明代,发生了从实物与力役为主的财政体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政体系的转型,特别是古代徭役制度走向衰亡,可以判定是传统走向近代的历史趋势。因此,认为近代赋税国家是区别于传统中国建立在自给自足农业经济基础上,以实物征收和力役征发为主的国家形态,表现为建立在商品货币经济基础上以货币税收为主的国家形态。进一步说,晚明中国从赋役向赋税,从实物经济向白银经济的转换,是中国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也就是中国从传统国家走向近代国家的历史进程。
    但从另一角度看,财政改革不仅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还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也应重视和研究。改革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使利益差距拉大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利益摩擦和冲突。与此同时,在结构转型时期,各种结构性要素都处于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就此而言,改革成败利弊相因而成,明末形成的综合性危机中,财政白银货币化--体系转型的步伐是否迈得过快了,形成了统治危机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明朝灭亡,也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财政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国家具有共生的关系。张居正改革改变了中国两千年传统财政体系,改革前以实物和力役为主,改革后以白银货币为主,财政体系的转型,是传统中国走向近代国家的历程,无疑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经济改革的最初动因是经济结构的不适应和管理体制的缺乏效率,因此,张居正改革从管理体制的行政效率抓起,考成法的实施说明首先推行的是行政改革。行政改革之后,便是改革的核心--财政改革,张居正改革与白银货币化重叠,改革首先体现在货币体系的变革,随后是财政体系的转型,这都可以纳入经济货币化的进程。鉴于16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明代中国形成的经济转轨是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可以说在张居正改革之前,持续一个半世纪的赋役改革,是渐进式改革的过程,发展至张居正改革,是从渐进改变为突进,形成震荡式转轨,在全国清丈田粮的基础上,明代财政开始在全国统一以白银作为计量单位,也以白银作为统一的征收形态,这意味着明朝对于明初建立的以实物征收与力役征发为主的财政体系,朝向以白银为主的财政体系急剧转型。白银货币化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在漫长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制度及政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面的长期效应,由此建立了白银为主币的货币体系,中国的白银经济自此开端,一直持续至1935年,长达近五百年之久。以白银为主导的货币体系的确立和以货币为主导的财政体系的建立是紧密相连的,表明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是同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