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11)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齐世荣 参加讨论

注释:
    ②The Diplomatic Diaries of Oliver Harvey 1937-1940,p.159.
    ③David Dilks (ed.),The Diaries of sir Alexander Cadogn 1938-1945.New York ,1972,p.85.
    ④Steven Morewood,Anglo-Italian Rivalry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Middle Eas t,1935-1940.In Robert Boyce and Esmond M.Roberson (eds.),Paths to War.Londo n,1989,p.180.
    ⑤Ivone Kirkpatric,Mussolini,Study of a Demagogue.London,1964,p.359.
    ⑥Ivone Kirkpatric,Mussolini,Study of a Demagogue,p.359.
    ⑦Jasper Ridley,Mussolini.London,1997,p.295.
    ⑧Ciano’s Diary 1937-1938,p.145.该年5月,捷曾局部动员,德国因尚未做好准备 ,暂时收敛。
    ⑨Ciano’s Diary 1937-1938,p.163.
    ⑩DBFP,Third Series,vol.Ⅱ,no,1159,pp.587-588.墨索里尼喜出望外,接受邀请,出席了慕尼黑会议。会议期间,张伯伦与墨索里尼会 谈,双方同意英国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主权,意大利自西班牙撤出1万志愿人员 ,在此基础上英意协定生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于1938年10月3日在下院盛赞墨索 里尼在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的“功劳”,说“他的贡献无疑是显著的或许是决定性 的”①。1938年11月2日,张伯伦请求议会批准英意协定生效,理由是:意大利已经从 西班牙撤出了1万志愿人员②,而且保证其余的部队也将撤退,因此英国政府关于协定 生效的先决条件,即西班牙问题的解决,已经实现了。他特别强调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 中,欧洲各国已经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既然西班牙问题不再构成对欧洲和平的威胁,就 应及时使英意协定生效③。结果,下院以345票对138票通过了政府的提议。1938年11月 16日,英意协定生效。英国同时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张伯伦这时认为, 他在慕尼黑会议上已经取得了绥靖德国的成功,如果再能与意大利实现和解,那么欧洲 的普遍和平就有了保障,大英帝国的安全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令他大为惊讶的是:转 过年来德国便于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4月意大利也吞并了阿尔巴尼亚。5月22 日,德国和意大利结成钢铁同盟。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张伯伦的绥 靖政策彻底破产了。
    
    最后,我们要就英国对意关系中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做一番集中的讨论。第一个问题就 是:意大利的实力究竟如何?是否足以构成对英国的威胁?在经济上,意大利是一个穷国 ,弱点很多。意大利帝国主义被人们谑称为“穷汉帝国主义”④。它的自然资源贫乏, 工业原料及燃料如煤炭、石油、铁矿等严重依赖进口。意大利总进口的76%依靠海上贸 易,其中62%通过直布罗陀海峡,3%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余11%来自地中海和黑海国家。 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在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里亚的海军就能切断意大利的海上交通⑤。 意大利的工业基础在欧洲列强中最为薄弱,1939年它的钢产量仅有240万吨,而英国有1 340万吨,德国有2250万吨⑥。在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干涉西班牙的战争中,意大利遭到 严重削弱。征服埃塞俄比亚,使预算赤字从25亿里拉增至160亿里拉⑦。干涉西班牙内 战,使意大利花去了储备不多的外汇的一半,财政上的损失超过半年的税收收入⑧。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齐亚诺在1939年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的黄金储备已近 枯竭,金属储备也将耗尽,远未完成在独裁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