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1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齐世荣 参加讨论

注释:
    ①John Whittam,The Italian General Staff and the Coming of The Second WorldWar.In Adrian Preston (ed.),General Staffs and Diplomacy before the SecondWorld War.London,1978,pp.93-94.
    ②Williamson Murray,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1938-1939. Princeton,1984,pp.115-116.
    ③Gaetano Salvemini,Prelude to the Second World War.New York,1954,p.256;Geo rge W.Baer,The Coming of the Italo-Ethiopian War.Harvard,1967,pp.359-361.
    ④General Staffs and Diplomac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p.91.
    ⑤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
    ⑥F.H.Hinsley with E.E.Thomas,C.F.G.Ransom,and R.C.Knight,British Intellige nc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vol.1.London,1979,pp.199-200.
    ⑦此役意军的死伤数字,有各种统计。最高估计死3000人,伤4000人;最低估计死400 人,伤1500人。Italia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p.249。
    ⑧East of Malta,West of Suez,pp.113-114.
    ⑨David Omissi,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iddle East in British Global Stra tegy,1935-1936.In MichaeI J.Cohen and Martin Kolinsky (ed.),Britain and theMiddle East in the 1930s:Security Problems,1935-1939.New York,1992.第二个问题就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面临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所采取的战略 方针和外交方针是否正确?
    1937年11月12日,英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在一份题为《1938年1月大不列颠的力量与某 些其他国家的力量对比》的文件中写道:“我们海陆空三军的目前发展情况仍然远远不 足以适应我们所承担的从西欧经地中海到远东的防御义务。……我们没有忽视我们希望 从法国以及可能从其他盟国获得的援助,但我们不能预见我们的国防力量什么时候才会 强大到足以保卫我国的领土、贸易和重大利益不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同时威胁。因 此,从帝国国防的观点看,对于为了减少我们的潜在敌人和获得潜在的盟国的援助所能 采取的任何政治上或国际上的行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①12月8日,内 阁认可了这份文件。这是一份经常被引用的十分重要的文件,它的内容既包括对总的战 略形势的估计,也包括适应这种形势所应采取的外交对策。对于构成这个文件的几个相 互关联的论点,我们需要结合历史事实予以一一分析。
    首先,文件关于德、意、日三个国家会同时与英国作战的论点,是一种悲观的、完全 错误的判断。试举几件大事来看。在埃塞俄比亚危机期间,英国始终未对意大利采取封 闭苏伊士运河之类的军事制裁手段。英国军方解释说,如果与意大利发生战争,就不能 保卫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以对抗日本。其实,1935-1936年日本正在全力攫取中国华北, 是不会同时在远东与英国为敌的。恰恰相反,日本估计“英国方面的根本方针,是依靠 日本的帮助,力图在中国保住英国的既得利益”,而日本从当前的国际情势考虑,“对 这种日英提携没有任何异议”②。再如,在慕尼黑危机期间,意大利虽然宣称一旦战争 爆发,它将站在德国一边,但实际它是没有力量与德国一道出兵的。这时,意大利的几 万军队还在西班牙战场,征服埃塞俄比亚和出兵西班牙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兵力 ,根本不可能再参加一场后果难料、要冒极大风险的欧洲大战。日本则自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后,百万大军陷入中国战场,1938年9月正在紧张进行整个中日战争中日本动用兵 力最多的武汉战役,如何能够配合德国与英法作战呢?
    1939年9月欧战爆发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后,意大利并未配合德 国立即参战,而是宣布进入“非交战状态”,直到眼看法国败局已定,才匆忙于1940年 6月10日正式对英、法宣战,这时距德国出兵已9个多月了。德国的另一个盟国日本同样 采取观望态度,阿部内阁发表声明:“帝国不介入,专注于中国事变。”1939年12月28 日,由日本外、陆、海三相签署的《对外政策的方针纲要》指出:在欧战爆发、国际形 势发生遽变的时候,日本的对策应根据不介入的方针,充分利用“中立立场”,“以有 利于促进处理中国事变,同时采取措施,造成对建设东亚新秩序(包括南方在内)的有利 形势。”③直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 的胜利,“不要误了公共汽车”,才于7月最后决定了南进的方针政策。此外,还有许 多说明德、意、日三国钩心斗角,互不相谋的事实。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缔结 了互不侵犯条约,事先根本没有通知日本。日本陷于被动,8月28日平沼内阁以“欧洲 的天地发生了复杂离奇的新形势”为由而总辞职④。意大利也被蒙在鼓里。8月11日, 齐亚诺在日记中发泄他的牢骚:“每当我问及德国行动计划时,冯·里宾特洛甫往往闪 烁其辞。……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多么渺小。”⑤又如,1941年6 月22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迫切要求日本夹击苏联,但日本权衡利害后,却做出了“ 继续向南方扩张”的决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