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演讲纪要(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国档案》 徐志敏 参加讨论

二十七年三月八日总顾问演讲纪要
    研究战史之价值
    按战史一科极关重要,如研究得体,可据为尔后作战之参考。历来名将对于此种学识,不仅研究,并且著述,如腓力大王、拿破仑、毛奇诸人皆是也。因之战史一科遂随时代之演进成为军事科学。现在各国不独陆军大学视为紧要功课,即一般普通大学亦无不重视,恒当作一种技术研究,军备强大国家更有战史之储藏,惟研究此课不能仅凭教授,仍须各自钻研。而选择战史书籍尤不可拘泥崇拜某一英雄,或妄加批评,无论为公家(如参谋部所著)或私人所著(即指挥官等所著),均应以身历其境,并适合战斗实况为准绳。本人在欧战担任参谋职务时,曾将每天所得情况分给各部队参谋四十人,令其判断,决心处置,连续五天共得二百答案,惟统观答案均未得本人同意,推原其故,一面由于当时兵器进步,一面未能将战史研究所得移于实地也。故研究战史非仅研究某会战之经过即为满足,要在其战略与战术方面分别研讨,而于当时指挥官对于情况如何判断,所下决心如何,处置是否适当,尤须反复研究,综合探讨,以期得一合理答案,俾资参考。
    有一部战史书籍名曰《考勒(译音)》,系研究歼灭战的一部伟大著作,其内容完全以图表方式撰写欧洲战争历次会战之真实情形。当时用兵方式不外:(一)梯次配备;(二)迂回攻击;(三)包围攻击。最初彼此均采用包围攻击,以达歼灭敌人之目的,及至一九一四年德军侵入法境,仍沿用此项方式。如第一图(略)。
    其后德军以瑞士(中立国)作为左翼依托,但因正面莱茵河边法军要塞坚固,难以突破,因而假道比国作广大之迂回攻击,以期速战速决。如第二图(略)。
    此外,如英军因奥军战斗力薄弱,将正面配置少数兵力,而以主力集结于右翼,向奥军左侧攻击,使奥军因感受侧背威胁不得不将其战斗改变,招致莫大损害。如第三图(略)。
    故研究战史最重要的基础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应顾虑左军正面及两翼在地形上有无据点或弱点,并本此原则研究敌方正面据点、侧面支撑点,以判断其攻守动静,务期在开战之前,即使敌处于不利之形势,遭遇被动的打击,至敌之后方交通尤须加以破坏,并以最大机动性改变战斗正面,使敌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倘兵力过大,占领地带过宽,改变正面殊感困难,尤其中国地区辽阔,如兵力配置过长,改变正面殊不易易)。是以草拟此项计划贵乎细密周到,以补战史书本之不足。其次,兵要地理于战史研究上亦颇关重要。在普奥、普法以及世界战时,各交战国均先将敌我地形详细绘图,作为计划准据。在欧洲方面幅员较小,地形又不甚复杂,尚无若何障碍之点,但在中国幅员既广,地形又极复杂,就中如稻田一项,几乎到处皆有,其障碍作战影响甚大。
    此外关于游击战,在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罗马、奥大利时即见采用。当时奥军常用游击战牵制法军,予英军出击拿氏机会,法军因之感受侧背威胁。但就经验上言,只用游击战远不够满足战斗的要求,该游击战仅可牵制敌人,予本军作战的补助,而驱逐敌人仍有赖于主力战争也。余(总顾问自称)意中国应在山西西部与山东南部控置若干兵力,利用游击战争袭击日军,以策应津浦、平汉方面,俾予敌以首尾之夹击。
    还有持久战,以此种战法拿破仑极善运用,兼以当时各国兵力甚弱,不堪一击,更予拿氏发挥持久战的机会,而各国统兵官卒因之疲于奔命。现在中日战争中国颇可采用,以消耗敌人军实,待机反攻,歼灭日军。
    总之,吾人研究战史是在探索其历次会战胜败原因,俾作参考,至作战时仍须灵活运用,千万不可将战史合盘抄袭,所以担任战史之教官必须严格选择,而教授时尤须详为讲解,期于运用,不能仅仅讲读一遍,致受教者囫囵吞枣不知活用也。本人感觉过去研究此课者往往拘于成法,甚至伪造情况,作成想定,致结果不能活用,失去研究真意。譬如此次中日战争,日军将主力攻击大场,华军此时除应在大场正面拼力死守外,并应于南翔、江湾方面予以出击,使敌感受侧背威胁,不敢冒险攻击大场。当时该方面将领似忽于持久战争之原则,致大场不守(如第四图)。此点今后可为殷鉴也。
    7.总顾问演讲纪要
    (1938年3月10日)
    二十七年三月十日于武汉行营大礼堂
    一、陆海空军协同作战之指导
    陆海空军之对敌作战,其性质虽各不同,其杀敌效果之目的则一,且其同以陆地为根据地亦一也,故陆海空军根据地之掩护保存,务宜特别注意,慎防敌人之袭占与破坏。至统一指挥,为作战之基本条件,胜负系之,尤不可忽。
    假如英日一旦发生战事,其后方连络与输送胥赖海军,而空军则为补助兵种耳。
    当一九一四年英德海战,德海军力量并不强韧,但不断以少数海军出击,破坏英之海上连络线,使英国不得不移其海军主力于英法海峡之南,以取得法国之连络,而阻止德国在北海之出击。德之阻止英军向北增援,不肯使用海军主力者,原为保存海军实力,然英在海岸之连络交通线仍未断绝。此即德国之错误,故作战时如认为确有相当胜利把握时,虽以全般兵力加入,亦所不惜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