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韩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当发生较大灾荒或战争时,社会上货币的流通结构与规模、物资的市场贸易与运输均会出现与平时显著不同的变动。通过对“丁戊奇荒”中山西银钱比价变动的初步探析,可以发现,灾荒中的银钱比价呈现出钱价明显上升的剧烈变动,但其上升幅度远不及物价,且灾区钱价的涨幅水平与灾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赈灾活动的大规模开展,短时间内出现了1877-1879年的全国性钱价上涨局面,这对灾区及外部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加了赈灾成本,严重削弱了赈灾效果,并造成了全国性的金融波动。此外,与既往观点不同,发生“丁戊奇荒”的1877年才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全国性“钱贵银贱”现象出现的时间节点。 【关键词】灾荒;银钱比价;钱贵银贱;丁戊奇荒;山西 清代的货币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近些年来有不少成果面世①。不过,其中关于银钱比价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尤其是极少关注灾荒时期的银钱比价变动问题。当发生较大饥荒或战争时,社会上货币的流通结构与规模、物资的市场贸易与运输均会出现与平时显著不同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领域。 近些年来,随着灾荒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有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灾荒中货币问题的重要性,并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囿于资料与视角,现有研究还非常不系统,极少从银钱比价变动的角度分析灾荒的影响与赈灾的效率。所以,本文拟选取清代最大的灾荒个案——“丁戊奇荒”为研究对象,以“丁戊奇荒”中山西的银钱比价为例,来窥探清代灾荒中的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影响。当前学界关于“丁戊奇荒”的研究已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涉及到了银钱比价的问题。何汉威在讨论“丁戊奇荒”的救灾成效时,对灾区采取的“以钱赈灾”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由于赈粮不足而需要赈钱来替代,导致大量以银易钱的发生,造成银贱钱贵的困境,而面对高昂的粮价,“赈钱很快便会花费掉,于是以钱赈灾的作用全失”②。李明珠在研究直隶灾荒与粮价时也注意到了该问题,并编制了“1738-1910年间以铜钱和白银计算的直隶省小麦价格指数”表,认为直隶小麦在几次大的灾荒中,尤其是1876-1878年光绪大旱灾时钱价上涨明显,“粮价上涨,钱价也自然上升(也就是说兑换率低),因为农民为了购买粮食而增加了对钱币的额外需求”③,但李并没有就当时银钱比率的实际状况进行具体考证。郝平对“丁戊奇荒”的系统研究中,涉及了山西的银钱比价问题,认为除自然环境、政府赈灾举措、市场供应关系外,各地银钱比价的不同也是造成山西区域间粮价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④,但郝未将银钱比价与整个赈灾活动相联系,需要进一步扩展。此外,王丽娜在光绪朝江皖丙午赈案的研究中,设专节讨论了救灾过程出现的“钱荒”问题,认为光绪晚期官方倡导鼓铸铜元即是为了解决当时的“钱荒”问题,但由此却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⑤,此文虽不是对丁戊奇荒的专门研究,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可见,当前关于灾荒中银钱比价问题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有鉴于此,本文即以“丁戊奇荒”中的货币流通为切入点,考察货币比价的剧烈变动对灾情扩散、灾荒赈济的实际影响,进而考察区域间的货币结构变化与全国性的金融波动之间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