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晚清灾荒中的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影响(1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月刊》2014年5期第 韩祥 参加讨论

    (61)“四月二十七日潘君振声山西绛州来函”,《申报》第15册,第77页(光绪五年六月初二日)。 
    (62)《曾国荃全集》第1册,第550页。 
    (63)光绪《盂县志》卷终《京都捐银铺户》,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页。 
    (64)黄鉴晖主编:《山西票号史料》下部,“平遥总号致各分号信”,第865、866、871页。 
    (65)“灾区近信”,《申报》第14册,第217页(光绪五年二月十九日)。 
    (66)参见前文,分别为1889年1531文/两、1890年1503文/两、1891年1515文/两、1892年1536文/两。 
    (67)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87页。 
    (68)1877年年内总的平均钱价约为1210文/两,1878年约为1050文/两,1879年约为1260文/两,数据综合于山西省银钱比价简表(即各地平均钱价的均值)。英国学者博尔曾推算山西1876-1879年间的银钱比价在1︰1275至1︰1500间,美国学者艾志端也沿袭这一看法,但博尔给出的比价并无具体数据支持,且对晋南钱价上涨的估计明显不足,需要做出修正。参见博尔:《李提摩太之救荒事业与变法思想(1876-1884)》,第xiii页;艾志端:《铁泪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69)晋中(尤其太原地区)的总体钱价虽然低于晋南,但在1877-1878年间变动不大(维持在1170文左右),除该地汇集钱庄银号、制钱供给较多外,还因为“山西省城附郭一带上年被灾,较南路稍轻,东距直隶获鹿不过七日之程,北路有包头、宣化、钜镇转输较便,是以粮价略平”。《申报》第13册,第143页(光绪四年七月十二日)。 
    (70)(72)郝平:《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第92页;第87~91页。 
    (71)李明珠已经提出此观点,“粮价上涨,钱价也自然上升(也就是说兑换率低),因为农民为了购买粮食而增加了对钱币的额外需求”。参见《华北的粮价与饥荒》,第34~36页。 
    (73)王正基:《辽州荒年记》,光绪《辽州志》卷之六下,《续艺文记》,第34页。 
    (74)光绪《文水县志》卷末《志余》,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372页。 
    (75)《曾国荃全集》第1册,第217~218、327页。 
    (76)“700文/两”为太原以南、灾情更严重的洪洞县的钱价,参见表1。 
    (77)安特利雅·扬库著,邱志红,夏明方译:《为华北饥荒作证:解读〈襄陵县志〉(赈务〉卷》,李文海,夏明方主编:《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第494、498、501页,参见附录C.十二次放赈细目。 
    (78)“丁戊奇荒”时期山西省官民捐赈表(光绪三年至光绪五年): 
         
    
     
    参见《曾国荃全集》第1册,第338、466、484页。此表是对何汉威书中“表十八山西官民捐款数额”的补充,参见其《光绪初年华北的大旱灾》第72页。 
    (79)(83)《曾国荃全集》第1册,第550页。 
    (80)征信录所载银两多为规银,“沪上收款,或银,或洋,或钱,而平色价目互有不同,故随时注价,通盘扯数,合作规银,俾免分歧”,如“(助赈公所)支钱九百六十一千八百一十五文,合规银六百六十三两三钱二分一厘”,计算可知,规银1两合制钱1450文,折算为库平(库平1两约合规银1.11198两),则为库平银1两合制钱约1610文。参见李文海、夏明方、朱浒主编:《中国荒政书集成》第8册,第5288、5305、5327页;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第81、8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