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王朝,不只是指大的朝代,也包括大的朝代中的小王朝。所说的动乱,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指国家因宫廷政变、诸侯割据、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等原因引起的...
1588年7月,在荷兰军舰的协助下,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海上实力日益强大。这场因商业纠纷而引起的海上决战背后昭示着教权的斗争。英国的胜利意味着新教地位的确立...
中国史学批评的传统很久远,发展到清代,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史学批评家--章学诚(1738-1801年)。他是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其学术代表作是《文史通义》,他很多关于史学批评的理...
何谓家谱的“书法”?家谱的书法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书法是指家谱表述内容的书写规则,广义的书法则同时包括对家谱内容记载范围的规定。家谱的书法,是凡例的重要内...
近代以来,中国学界渐与西方学界接轨,摒弃了传统的志略体,开始用现代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疆域史。在1949年以前,在民族救亡与边疆危机的激励下,以西藏研究为中心的学者接受了西...
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革命性事件,它不仅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导致土地载能的提高,人类运用集体智慧和社会力...
“书,文章要有压力,令人去思考,中国需要这样的书和文章,鲁迅所以不朽。”这是陈旭麓先生《浮想录》中的一段话(以下引文凡未注出处者均出自《浮想录》)。《浮想录》就是...
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中国疆域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基础研究的内容,而近年推出的由林荣贵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疆域史》、吕一燃先生主编的《中...
岑仲勉(1886-1961),名铭恕,字仲勉,原名汝懋,以字行,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先生一生精研乙部之学,不仅于先秦史、隋唐史、中外交通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突厥史)、史地...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语史所)是继北大国学门之后,又一在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较早且较典型的学术机构。该所自1927年8月筹办,至1931年1月改名文史研究所,历...
一 引言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期刊数据和统计结果,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史学类期刊82种,其中学术期刊74种,如果以每种期刊平均每年载文200篇计算(CSSCI史学期刊每年平均刊...
引言:文明交错的空间--地中海、西域与东海 1949年,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出版了他的名著《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这部书讨论的是1551年至1589年时期的地...
2005年12月1~2日,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在场(presence)”问题的国际研讨会。次年,本次会议的代表性成果便以6篇论文的形式出现在了《历史与理论》一书中。① 这场...
最近三四十年里,西方和非西方的评论界一再声称历史意识是一种工具,西方世界不仅利用它对非西方世界,而且也对自己的民众,如妇女、少数民族和下层阶级实施霸权统治。在两次...
俄罗斯对中国的研究起源于18世纪初,经历了俄国早期(1715~1917年)、苏联时期(1917~1991年)和俄罗斯时期(1991~2009年)三个历史阶段。综观俄罗斯的中国学研究,可以看出具有三...
灾荒史研究是一个令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领域。由于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成为影响区域社会历史变迁、决定区域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重要因子。...
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界最为杰出者有三:伯希和(Paul Pelliot)、马伯乐(Henri Maspero)、葛兰言(Marcel Granet)。若就民国学界影响力而言,葛兰言当在伯、马二氏之后。葛氏曾受教于...
19世纪开始,近代考古学伴随着欧洲学者的身影远渡重洋,来到遥远的新大陆继续成长。今日的美国考古学已经得到了更加如火如荼的发展,并怀揣着经典理论与新生方法,走向了全球...
一 林荣贵和吕一燃先生分别主编的《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史》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大陆史学界对中国古今疆域问题的研究进入到一个以全面、系统阐述为特征的阶段。如...
日前,友人某君来访,就“以史为鉴”问题与我作了讨论。兹记宾主对话如下。 宾问(以下简作“宾”):听说近年您和一些学界朋友曾经就“以史为鉴”问题作过一些讨论,还专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