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五色斑斓的中国地形图,有一大块被浓厚的赤褐色与炫目的金黄色层层填充的区域,它耸立西北,俯瞰东南,恰似中国版图的背脊,宽硕但不傲慢,负重却不居功,这片充满神奇想...
【核心提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日本史学界占据主流学术话语地位,依托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阶段论”发展模式,旨在探寻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客观规...
一、走上非洲史教学研究之路 问:陆老师,您是我国著名的研究非洲史的学者,也是非洲问题专家,今天想请您谈一谈您个人研究非洲史的情况,也想通过您了解一下我国非洲史研究的...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而人类抗拒自然界突发事件的能力又有限的情况下,古人对于走出自己熟悉的空间而进入另一陌生的地域总是怀有很深的恐惧感,正如弗雷泽所说:“原始未开化人...
【核心提示】当时的通史著作或许未臻至善,却体现出民国史家在通史议题上的不断探索与坚持不懈,也体现了新旧史学交替转换过程中史家在史学建设发展上的自觉意识,成为民国史...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时代范畴 (一)确定历史时代性质的重大意义 毫无疑问,“历史时代”问题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不能回避也不能不认真搞清楚 的问题,因为能否正确...
一 整理国故与“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1919年5月,《新潮》杂志第1卷第5号刊出了毛子水的文章《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针 对《国故》月刊大力提倡“国故”、提倡“古文”的号召发表...
我们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历史。“历史”这个词在我们的口中和笔下不知出现过多少遍 。但是,我们真的清楚“历史”这个词的意思吗?我们清楚地想过“历史”是什么吗? 一 我们常说...
1998年,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中国开展了多项国家级的研究项目,与商、周、春秋历史有关的当首推“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项工程,其目的在于确定共和元年(公元...
美国著名科技哲学家库恩(Kuhn)在揭示“范式”(Paradigm)之于科学革命的积极意义 时,特别强调指出“范式”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观念,开辟了新的思路 ;但另一方...
所谓历史气候是指“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尚无仪器观测的历史时期的气候”。①20世纪20年代以来,历史气候的研究日渐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历史自然地理中研究最为活跃...
20世纪是中外史学交流最频繁的时期,了解和总结这段时期的中外史学交流,对我们 今后的史学发展有可贵的借鉴意义。谨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对相关的历史过程作约 略的回顾和介...
近代以来,关于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应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认识。而这种“中西文化交汇”,又是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联系...
2001年11月2-7日,“21世纪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台湾嘉义中正大学、台 中逢甲大学、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举行,这次会议由中正大学中文系联合中正大学历史系 、逢甲大学中文系...
我以历史学博士之职业信誉向读者保证:本文内容皆本人亲历、亲闻,且经过王锺翰 先生审阅定稿。--笔者题记 众所周知,王锺翰先生乃当今清史满族史领域之权威学者,因著有《清史...
顾诚先生(1934.11-2003.6),江西南昌人,著名的明清史学家。生前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先生的史学...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论坛”在北京举 行,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该论坛,10余位知名学者围绕“建国以来中国古代史的研 究”这一主题作...
19世纪后半叶以来形成的比较史学流派至今仍方兴未艾。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掀起比较文化研究的热潮,这种(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是我国历史学界把我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上...
整理者按:张振珮先生,已故贵州大学教授,著名《史通》学专家,撰有《史 通笺注》等多种著作。本文系1986年8月张先生在贵州方志主编研讨会上的演讲,由张 新民教授根据笔录整理...
自80年前傅斯年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虽然由此成就了历史语言研究所,使得中国的史学研究在国际上获得相当的地位,其本人亦被标举为所谓“史料学派”的盟主,却也因此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