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孙科出任行政院长,寻求“光荣的和平”,以挽救国民党的统治。在内阁组成前后,他要求蒋介石下野,由行政院全权主持和谈。蒋下野后,他既反对...
摘要: 美国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反应有自己的政策考虑:它为中国这场内乱设定了目标,即希望这场运动导致中国政局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1967年中后期,随着“文化大革命”...
内容提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复员的过程中,就中央储备银行券(“中储券”)与法币的兑换比率制定了极不合理的方案。再加上有些接收大员从中舞弊,多地物价因...
内容提要: 回忆录、自传、自述(自叙)、自订年谱是同一类性质而各有特色的私人文件,一般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本文首先谈回忆录(包括自传等)的史料价值,并举若干例予...
内容提要: 进入中华民国以后,外国势力掀起了新一轮侵略和分裂中国的活动,中国的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起边疆民族问题,边疆研究高涨,近代民...
内容提要: 作为非中共主导的反政府学潮,“七五”惨案因《救济东北来平学生办法案》而起,其后东北流亡学生游行遭北平当局镇压,死九人,伤二十一人。东北民众在地域情结与现...
内容提要: 国共内战前后,英国对中共态度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抗战中后期到内战全面爆发,英国对中共持欣赏、同情态度;内战全面爆发后到1948年进入战略决战,英国配合...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制定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政策,旨在通过发展中日民间外交促使日本政府改变敌视中国的态度,建立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中日民间外...
朝鲜战争爆发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由朝鲜人组成的部队”①返回朝鲜加入朝鲜人民军。这一事件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成为各方争议的话题。“联合国军”总部指责中国容许居留中国...
内容提要: 庞俊是20世纪前期四川的重要学者,深受当时四川学界朴学风气影响,在经学及宋明史学研究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的学术经历和学术价值追求为我们观照学术现代转型背景...
学问无止境,学者要在不断修正错误的基础上进步。拙文《差异何其大——台湾时代蒋介石与胡适对彼此间交往的记录》(刊于《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发表前后,有较大的反响,得到...
内容提要: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推行于全国,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虽然在总体上支持新生活运动,但在新运的纲领目标、推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蒋...
内容提要: 华岗既是中共开国一代的职业革命家,又是集著名史学家、美学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先驱。华岗与同时代的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一道,共同缔造了...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私营企业,其资本产权及企业治理已经受到来自国家及劳方权利的双重挟制,开始出现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不同的特点,但企业治理结构最基本...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大学的“中国通史”讲授,有一个从模仿西洋史“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的“分期”体系,向“断代”体系逐步演变的过程,最通行的断代方法为“先秦”、“...
内容提要: 葛懋春先生1951年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协助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华岗,以《文史哲》为阵地,大力促进学术繁荣。“文革”后,葛先生全身心投入史学理...
内容提要: 民国初年,汉口地方取消了具有官方性质的地方道教管理机构,火居道士的相关事宜一般由市政府社会局或警察局等机关处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加强了对传统宗教的管...
内容提要: 1945年,中苏两国为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行了长达数月之密商与谈判。宋子文在谈判中虽然身居要职,但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反而职位不高的蒋经国成为中苏...
内容提要: 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运动发轫于晚清,经过百余年的艰苦建设和曲折发展,至20世纪末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乡村社会...
内容提要: 从《甲寅》到《新青年》,五四思想家的思考重心逐渐从权力的制度性安排转移到政治背后的核心价值和伦理精神,由此提出了重建个人的命题。但个人之间如何形成政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