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蒋介石涉入政治,系浙江同乡陈其美提携,步入政坛的顶峰既得益于“江浙财团”,也得益于不少浙籍国民党元老和政客的支持,这个过程既有地缘认同的因素,但更重要的...
随着近代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实业的发展,到民国时期,资方、雇主与工人或雇员的关系实际上已构成社会网络中最基本与最重要的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劳资共处同一...
内容提要: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日本侵华的必然结果。面对日军的挑衅,中国守军英勇抗敌,并在隐蔽战线上奋力捕杀汉奸。中国全面抗战应始于淞沪抗战。 关 键 词: 淞沪抗战 虹口事...
对于专注于具体研究的人来说,总以为民国很长很长。即便是专攻民国的某一时段,也会觉得耗尽你毕生的精力也未必能称精通。但是,当你有一天跳出具体研究,以一局外人的目光来...
内容提要: 马寅初是一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新中国之初担任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除了积极完成党和政府给自己安排的诸多行政职务工作外,还写了许多文章,...
摘要: 受俄共政治工作的启发,孙中山决心师法苏俄,加强对三民主义的宣传,以党治国,以党领军,引入红军政工制度,以最终完成国民革命。党代表与政治部制是政工制度的两大组...
内容提要: 1945-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中国职业妇女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和财政经济的崩溃,妇女就业机会、职业环境和生活待遇...
摘要: 胡适的大部分英文作品都以中国文化为主题。从他博士论文所表现的主旨看,从他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诠释看,从他中西文化观前后期的演变看,从他在英文语境中与西方...
《盛京时报》是1906年10月18日由中岛真雄创刊于奉天(即沈阳),主笔菊池贞二(笔名"傲霜庵"),于1944年9月14日终刊,历时38年。该报是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在东...
[导读]和宋美龄相识相恋,在蒋介石笔下,大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蒋介石最早记下其对宋美龄的好感是1926年7月2日,这天蒋日记记有:“上午,往访美龄,下午,美龄将回沪...
摘要: 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重要的文化产物,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中山装因由孙中山设计并率先穿着而得名,随着国...
摘要: 济南惨案后国民党领导了各地民众的反日运动,但这种领导是被迫而为之的。国民党中央考虑,与其放纵民气,使善于发动民众的中共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或因压抑民众致使民...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新近出版的《胡汉民未刊往来函电稿》,辅以相关档案、报刊资料,尝试跳脱已有研究循单一线索演进的模式,通过还原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前后胡汉民及其周围相...
摘要: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共的严密组织以及有效的民众动员力,就给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士留下深刻印象。国共分裂后,中共充分发挥了民众动员的能力,走上了武装割据的道路,作为...
摘要: 自1927年宁汉分裂到1931年宁粤对峙的数年间,国民党内爆发了数次反蒋战争,陈铭枢都以自身实力鼎力拥护蒋介石,成为非蒋嫡系的地方实力派中独一无二的挺蒋劲旅。特别是在...
摘要: 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培育,有赖于语言的承载与传播。20世纪初,革命上升为民族精神,一定意义上可视作中国现代性革命话语由渐到顿的变化过程。中国现代性革命话语既受儒家...
内容摘要: 中央苏区财政体系包括中央预决算制度、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国库和国家银行制度、关税制度以及审计制度等环节,其形成经历了闽西苏区的初期探索、中央财政体系的初...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宁粤对峙期间,其派系之争纷繁诡谲。先是蒋介石与胡汉民合作的南京政府在与汪精卫领导的扩大会议斗争中获胜,但很快就因蒋介石扣禁胡汉民事件,引...
摘要: 每一所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但不是每所大学都形成了可以言说的属于自己的所谓“大学精神”和“学术传统”。中国大学很多,有学术特色,形成学派的却很少。“学...
摘要: 1924-1927年间,国民党中政会的人事、组织与职能变动不居。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之间的党魁继承人之争,西山会议派掀起的中执会与中政会之争,南昌政治会议与武汉临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