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中,专业性学术机构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中以学院或科系为基础的大学,实为形塑近代中国史学学科体制、培养史学人才、建立史学研究规范最重要的载体...
摘要: 民国时期,负笈海外的一批中国学人尽己所能助力域外汉籍文献建设,为域外诸多知名图书馆扩大中文馆藏规模与品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他们通过对域外汉籍文献的...
摘要: “中日密约”是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中日争执的焦点。和会前夕北京政府外交政策方针由“亲日”转向“亲日联美”,陆征祥到达巴黎后经与北京政府商议,确立“联美制日”方针...
放妻书是敦煌文书中的汉文离婚契约,其时代大约从唐代中期到北宋初期,即8世纪初至10世纪末。在沙知先生的《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共收录了11件...
摘 要: 传统的商周地名研究由于文献记载不足,面临诸多困难。随着考古与古文字学科的快速发展,新发现的商周甲骨、金文地名材料已经相当可观。通过对这些新地名史料研究,可...
摘要: 条约是隆重煌煌的国际交换文件,签约所用语言代表着国家沟通的官方语言。清代以来,中外条约作准文本有所演变:鸦片战争之前,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字为准,体现了平等...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进程中,陈垣既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变革的影响,又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史学。他在中外交通史研究...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史学中的诸种“社会史”,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探究其演变特点,这反映了中国史学的政治史书写传统的社会化、世俗化转向。“社会史”书写的演变,既反映了...
先秦时孔子提出了“郑声淫”命题,《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阳货》:“子曰...
西汉著名的盐铁会议于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召开,参加会议的一方是朝廷指定的官员,即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府的属官“丞相史”和御史大夫府的属官“御史”...
内容提要: 近年来,“内亚”及其“内亚性”“内亚传统”“内亚视角”等衍生概念成为中国历史学界讨论的“热词”,但学界对有关概念的考订、辨析、认识和使用并未达成共识。尤...
【读史札记】 20世纪以来,敦煌写本书迹打开了从普通书手角度考察唐代写本的窗口,虽然创造这批宝藏的书写者史籍无名,他们的作品却是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代作为我国...
内容提要: 从接受的视角分析南宋史家郑樵在明清时期的形象,明显受着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学术思潮与学术宗奉的影响。明代力图扭转郑樵在《宋史·郑樵传》中消极...
内容提要: 1956年,中国史学界制订的《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制定的全国历史科学研究工作规划。长期以来,这份规划湮没无闻...
摘要: 近年来,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涌现出数量可观的长编,反映出资料繁多与叙述既贯通又简要两难的紧张。如果仅仅是资料长编或特定人事的言行录大事记,难免年谱简单放大的讥评...
丝绸贸易是连接古代欧亚大陆众多国家、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重要纽带。以丝绸为代表的东方奢侈品,通过贸易被贩运到罗马,激发了罗马社会对东方丝路的不懈探索。丝绸贸易之所...
马六甲海峡,又译作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世界著名海峡之一。尽管这一海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却名不见经传。国际上习惯以马六甲称...
内容提要: 齐思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是近代中国第一位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美国史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国内学者对齐思和的研究主要依靠中文的原始文献和二手著...
上古西亚文明以两河流域文明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古代伊朗文明、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以赫梯文明为代表)、古代叙利亚文明(含埃勃拉文明、乌加里特文明、腓尼基文明等),以及...
内容提要: 乡里制度在不同地区是否得到实行,在多大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实行,反映了王朝国家对于不同地区的社会控制方式与程度的差异。根据唐代乡里制度在不同地区的实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