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来新夏老师,是缘于几页林则徐的手迹。旧藏十余页没有落款的林公遗墨,虽有原藏者跋,称此为林文忠公真笔,但总还想找个权威再考证一下。来老师为林则徐研究专家,所撰...
2015年4月28日,世界历史研究所青年工作小组组织报告会,邀请马细谱研究员与青年同志谈治学。报告会上,马细谱研究员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经历,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做...
平时,刘凤翥先生给我讲课用的教材是《契丹文字研究类编》(中华书局,2015年版)的书稿。因此,这部书稿我读过多遍。刘先生撰写此书的缘起,当发端于50多年之前他与翦伯赞先生...
穿过一条挂有敦煌彩塑作品的走廊,走到尽头,便是一间塞满各种各样敦煌学书籍的资料室,这就是郑炳林的办公室。他说,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心里既踏实又自豪。 郑炳林是兰州大...
从宏观上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规律 张海鹏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著名史学家,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近代史,他用力最多、成就最著的在于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建构中国近代...
因材施教、恩威并施,即为名师授徒的不二法门。顺之,则高徒由之而生;逆之,便有误人子弟之虞。 1931年9月初,刚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入清华的青年学生夏鼐,陷入莫名彷徨之中。一天...
张博泉,字在清,满族,生于1926年,辽宁省辽阳人。1948年12月,考入沈阳东北行政学院行政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52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国古代史,师从尚钺教授,一年后...
听到庞朴先生逝世的消息,心里受到强烈震撼和打击。和庞先生交往的一幕幕场景如潮水般涌入心田。最早知道庞朴先生大名,是在上大学本科时候。他是我们“文革”后考上大学的学...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做学问的一个根本问题。人类社会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可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又相互联系,人们的思想认识丰富多样而又彼此争鸣激荡。做学问,既指向人类社...
阅读提示: 胡适是中国思想学术与文化方面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也是现代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他学贯中西,爱护传统文化但并不迷恋传统文化。他建议人们要...
谈读书论学问应是每一个学人永远感兴趣和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现实中,人们对学问的认识和看法差别很大。但无论如何看待,学问决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从一定意义上说,学问是...
1956年教授分级制的实施,尤其是一级教授的评定,无论从学术传统上还是教育体制上,对后世均有重要影响。从学术传统上讲,许多史学名家之所以能够跻身象征当时学界最高标尺的“...
当前,社会上有股急躁、焦虑情绪。反映在教育中,反映在学术界,就是急于发文章、急于拿学位、急于出著作、急于评职称、急于拿奖项,甚至假实验报告、假学位论文、假毕业证书也...
儒雅平和,内敛沉静,无论在几百人的课堂上,还是几十人的座谈中,只要汤一介先生在,他身上流淌出的这种气息,总是让人宁静下来,奇异地陷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美之中,并为...
12月25日凌晨6时09分,我国史学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著名魏晋南北朝历史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田余庆先生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90岁。得知此消息后,很多学者和历史学爱好者纷纷...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念书,听到一位著名旅美华裔学者感慨:大陆中年学者具有问题意识;台湾中年学者缺乏问题意识。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大陆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毋庸多言。...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别鸣 通讯员 刘莎莎 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当天下午,曾发掘、整理并出版《贝德士文献》,弥补了南京大屠杀证据链缺陷的历史学家章...
图为张颔素描 李德仁绘 张颔(1920.11—)号作庐,山西介休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钱币学家、书法家,以整理、释读并出版《侯马盟书》闻名学界。《古币文编》亦是经典之作...
姚奠中先生是章太炎先生最后一位弟子,也是当代少见的博学鸿儒。他淹贯经史子集,艺精诗书画印。冯其庸先生对他的评价是:“雄才博学百年身,四海堂堂第一人”“论学于今推独...
近来,笔者在翻阅40年代《武汉日报》时发现几则与陈寅恪有关的史料,未见其他论著或学者谈及,特予整理,以有助于拓展陈寅恪研究。 1946年11月5日,《武汉日报·今日谈》刊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