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美学研究田野工作坊专题会议在湖北恩施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东南大学...
民间信仰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境遇 关于信仰的定义很多,笔者认为当代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概括得十分准确:信仰是一种知识形态。信仰与感情、意志、科学一样,是人们对人生、天地...
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标志性文化,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生活、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缓释心理压力、满足情感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是民族生活的时间...
内容提要 :作为地方性文化资源的丽江古城因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具有了世界性的价值,每年吸引着2000余万人次的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因此,兼具全球化与地方化特性的...
内容提要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通过协同社会力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的基础,更是持续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理论上...
内容提要 :目前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已步入深入发展阶段。自2012年来国家民委公布五批共664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命名13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摘 要】当前,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呈现出三种具体形式,一是来自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入城市,二是因水利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少数民族移民村,三是城市发展带来的少数...
[摘要]“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蕴含着和而不同、和善友爱、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摘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雷蒙德·威廉斯的“体验结构”思想是其文化唯物主义中的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体验结构首先体现于威廉斯的文学批评...
【摘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过程具有多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恰与其现实境遇及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以广州华林街道为个案...
摘 要 : 在当前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 朝鲜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 对朝鲜族聚居区治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 要致力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朝鲜族聚居...
摘要: 凶死鬼能否转变为自家祖先是宗教人类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话题。贵州紫云县荣上寨布依族踩狱仪式通过空间转移,将原本在屋外角落接受招待的凶死鬼转换成可在家中...
【摘 要】法治行政文化作为行政文化的基本形态,伴随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而被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经济状况以及民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其行政生态...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学者柯罗利克和斯卡伯勒等在现象学的启发下,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现象学神话理论。他们主张从人的本体论层面理解神话的根源和功能,认为神话源于人在世...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由于两岸的交流日益频繁以及地方士绅菁英的主导,位于台湾宜兰县壮围乡大福补天宫,这座台湾最早奉祀女娲的庙宇,原属祈求出海捕鱼及航海平安的江海神...
摘要: 技术文明在当下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民间故事如何对接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绍兴,师爷故事承载着传统的智慧与乐趣,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绍兴文化人基于城市发展对之采取...
摘要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是对异文化有超强的宽容度和包容力。它对“内”“外”边界的理解,与对“华夏”“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辩证的。中华文...
内容提要 :中国龙母传说在多民族叙事语境下皆有活态的口头传承,其中,悦城龙母传说是龙母传说谱系中的代表性异文。悦城龙母传说主要包括三大母题:龙母母题、龙子母题、济世...
摘要 :整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挖掘其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巩固中华民族认同,有利于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
摘要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必须深刻反省长期以来强烈排斥中国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