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真实性历来被视为民族志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当代反思原则的作用下,这一问题被引入到更为复杂的讨论层面。本文以各种不同的真实性的表现样态为经,以民族志研究...
【核心提示】进入21世纪之后,海外民族志的发展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新着力点,它迈出的每一步都在拓展中国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范围和基础,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社...
内容提要:本文借助对比20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不同身份的人类学家对中国苗族的研究,来探讨人类学观念和方法的变化。同时介绍业内人士关于民族史(ethno history)界定的一些不同见解。...
追求更合理的民族志方法论与知识论,是西方人类学界半个世纪以来持续努力的目标,詹姆士克利福德(James Clifford)于1988年发表《论民志权威》一文,提出既有的各种民族志理论无法摆...
引言 民族志,作为西学术语,其表述方式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在民族志发展至科学民族志之际,也正值西学东渐之时。中国民族志的发展受其影响,在某些方面,中国民族志直接承袭了...
提要:基于跨度9年的参与观察,本文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同时兼具博物馆和庙宇之名的建筑物从创意到启动再到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学界的参与、村民的努力和政府机构...
【核心提示】互联网田野在很多方面区别于传统田野,除了具有匿名性、隐身性等基本特点外,互联网在中国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具重要的平台意义。在上下连接机制缺乏的现实状况下...
摘 要:近代以来,受工业化和城乡市场体系变迁的影响,北京西部农村的农民在土地耕作之余除了进入工矿企业做工之外,还在副业手工业的商品化生产中投入更多劳力,使得不同村落...
《民族、文明与新世界: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叙述》 王铭铭 主编,杨清媚、张亚辉 副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7月版 20世纪前期,中国出现了大量有独到见地的学术论著,所涉及的...
摘要:互联网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学界对虚拟民族志这一网络研究方法缺乏结合具体研究的反思与总结。从中国本土研究的实践与反思出发,发现为了步步深入网络文化,田...
【内容提要】作为人类学的基本技艺,民族志书写需以田野经验深描为基础,更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抽象。面对田野经验与理论抽象之间的张力,民族志书写者必须尊重他者的主体性...
2016年正月元宵節(農曆十四至十六日),有幸跟隨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的鄭振滿教授考察他的家鄉:福建莆仙地區。鄭老師精心策劃整體行程,全程不辭辛苦地現場講授,以及...
摘要:乡民艺术知识并不具有结构的永久稳固性,而是因与乡土社会生活关联密切,具有形式转换的多样性和意蕴阐释的多元性。本文分析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凝固幻象长期存在的历...
史图博拍摄的黎族女子 史图博(中)珍贵的留影 海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史图博德文原著 1931年和1932年,史图博两次来到海南岛,深入五指山地区对黎族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其考察对...
[内容提要]:当前人类学界出现的民族志书写危机和民族志实验,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民族志科学性在整个人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民族志书写危机表象和危机产生缘由的背后,民族志...
我国很早就有采风问俗和记录民俗的传统,作为对民俗进行记录的成果形式,民俗志亦早已出现。20世纪以来,随着民俗学的发展,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更多类型的民俗志作品...
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形态、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对基诺族近20年的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可资参考。 关键词:基诺族;研究状况;综述 近20年来有关基诺族的研究有...
【内容提要】如何有效地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萧楼的《夏村社会》以江南夏村为研究对象,将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
【内容提要】旅游业的兴起凸现了人类学实践面临的困境。当田野点变成旅游点,原著民变成演员时,田野研究者与旅游消费者拉近了距离。本文讨论了人类学如何应对田野角色变化、...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无论是西方科学民族志,还是实验民族志, 都不仅仅是亦步亦趋地接受。近年来,他们根据国情做出了多种形式的探索, 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基础上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