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十五至十六世纪江南粮长的动向与高乡市镇的兴起(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谢湜 参加讨论

今世仕者,其营家治生之术多矣,而瘠人肥己,亦不鲜。若吾则惟世业田宅是营而已,若称贷以取盈,市肆以要倍,吾不为也。盖以科名发迹之人而为乡里农圃之业,意将自食其力,而亦不妄取于人。(100)
    赵汴之子赵廷梧的回忆可能有褒饰其父的成分,反过来思考,在如此唯利是图的商业环境下,若无一定的商业权谋和强势手段,必定难以维持家族在市镇中的实际地位。要确保创市后继续合法获利,有时还须依赖官府多方面的关照。从这一角度考量,这些大姓在创建市镇之外,致力于投资田产、攀官求贵,均是必要的经营手段。
    弘治初年,朝鲜使者崔溥因为偶然的海上遇险,漂流至浙江登陆,开始了其沿东南沿海北上的奇妙旅程。崔溥发现,南北土风固有不同,但弘治年间,从江南至淮北,“人皆以商贾为业,虽达官巨家或亲袖称锤,分析锱铢之利”。(101) 弘治年间的地方官府,面对这种日益增长的商业活动以及同时加固的乡村权势,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必须加以管理,也争取从中分一杯羹,防止财富尽归大族囊中。太仓州成立6年后,即弘治十六年,苏州府添设了太仓州课税局司局,(102) 不失为一项及时的建置。
    从赵璧创市,到赵天赐、赵原赐的“多种经营”,赵氏实现了家族的全盛。原赐的长子赵汴不负众望,高中嘉靖辛卯解元,戊戌进士,先任浙江兰溪县令,再取为南京大理寺评事,最后官至江西按察司佥事。(103) 原赐次子赵瀚也于嘉靖丙午中举。(104) 与天赐同辈的赵福,曾“即席出橐金数百金”,令打赌者瞠目结舌,后来他又成功并购数顷太仓城郭田地,“稍以资称于里”。(105) 天赐的儿子赵汝(1488-1533)、赵汉(1490-1524,字于南),以及祖赐的儿子赵濂(1493-1524),更是以奢靡骄横著称,赵汉“每出入街衢,行者避道,居者撤阑,肃于官长……尤喜奢丽,歌童数十人,男女怙宠,令左右敬之,逾于己,然后称始快”;赵濂则是“亦竞奢丽,歌童女数十人,有马六驷,出入儓从动以百计,民亦惮之如于南”。(106)
    方志远在《“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一文中,力图以同情理解的眼光,分析成弘时期“合理的社会需求常常以荒诞的方式予以表现”的时代语境。(107) 赵氏子孙的奢靡,充分折射出家族的富庶,或许也为后来的家道中落种下了祸根,因此连家谱对此都颇有微词。在同一时期,奚浦钱氏也有沿河“第宅如云”的豪奢盛况。
    然而,当我们回顾了明初以降高乡开发的历史进程,这样的奢华或许也是成弘时期粮长经商建市,开拓家族经济这一“壮举”的最直接见证。当然,社会在事易时移的变迁中也容下了这样的奢华。在“出格”与“容忍”之间,明代早期粮长的后人已经通过市镇的创建和家族的发展,逐渐改变着高乡的聚落格局和社会结构,带来一派成弘气象。
    六、倭乱后的变数与高乡开发格局的变化
    在家族全盛之际,赵汴也终于实现了科举上的突破。后来,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常熟人赵用贤在为赵廷梧所撰的墓志铭中,将赵汴视为赵氏振兴的关键性人物。(108) 这一褒扬其实并不过分,因为原赐兄弟在弘治五年后已经分家析产,而一房、二房即天赐、祖赐的后代又是骄奢淫逸,难承重托,且大多英年早逝。在原赐之后,家族主心骨其实已转至第三房赵汴一支,赵廷梧、赵云蒸、赵日熹、赵宦光等均出此支。
    在中举之后,登进士之前,赵汴还实现了较成功的联姻,其妻曹允贞出自太仓沙溪镇大族,其父是嘉靖初年南京兵马指挥曹献,当时曹献之子曹灼又高中礼魁,一时传为美谈。(109)
    或许正如赵廷梧所述,其父“生当嘉初正末,天下文运方兴,专尚科试。公内惧家累,外感时荣,并心悉力”。(110) 在正德、嘉靖间转变的世风中,赵汴确实争得了赵氏家族前所未有的荣耀,其仕途也算顺利,而且他持家教子有方,不辱先德。据赵汴之孙赵云蒸回忆,赵汴一家在乡邦还敬尊社神,以示不同于“乡俗尊信”周孝子、李王、金总管这类地方神祗。(111) 赵汴父子力图树立士大夫的正统形象,实际上却与乡间市井之风俗格格不入。
    不幸的是,嘉靖倭乱给高乡社会造成了冲击,扰乱了璜泾赵氏的攀升步伐。嘉靖二十六年,赵汴归乡丁忧,其时倭乱已起;三十二年,赵汴又丁母忧,此时兵燹已延及海滨,赵汴与弟赵瀚、赵准“蠲金百两,米百石,佐守城费,上官高其义”。(112) 赵汴一家如此慷慨助守,与璜泾之危难处境直接相关。早在嘉靖十九年十月,南沙贼秦璠、黄艮就曾入侵璜泾,当时“沙寇摽掠,无不受其惨祸,举镇焚烧殆尽,民人无所逃竄”。(113) 在这一次兵警中,原赐之弟宗赐(别号西川)还有一则轶事,当时乡人四窜,无处藏身,“忽有贼首一人呼曰:‘勿入赵西川宅,犯者砍首。’于是人皆避其家,赖完者无算”。(114) 赵宗赐自幼孤僻,谱传称其“喜筹算”,致力于风水形势之学,“人多畏其名”。看来寇盗为图吉利,也不敢在形势家门前动刀。至于此前赵西川与这些南沙寇贼是否有干系,官府得知西川事迹后对赵氏一族有何观感,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有一事值得注意,当倭寇频频侵扰纵火之时,赵廷梧曾上书官府“条陈八策,愿自募五千人为捍”,而“当遵韪其志而少其力,弗许”。(115) 由此可推测,官府对赵氏在倭乱中之动向似有戒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