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六世纪江南粮长的动向与高乡市镇的兴起(14)
注释: ① 参见范毅军:《明清江南市场聚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1998年9卷3期;刘石吉:《小城镇大问题:江南市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东南区域史国际研讨会论文,杭州,1998年9月;范金民:《江南市镇史研究的走向》,《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吴滔:《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② 参见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章;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章;《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导论、第1章。 ③ 弘治《上海志》卷2《山川志·镇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7册,第76-85页。 ④ 范金民、夏维中:《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7-158页。 ⑤ 弘治《吴江志》卷2《市镇》,《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华中地方第446号,第78-82页;乾隆《吴江县志》卷4《镇市村》,《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华中地方第163号,第122-126页。 ⑥ 弘治《吴江志》卷2《市镇》,第78页。 ⑦ 弘治《吴江志》卷2《市镇》中所列的这类大村落有莫舍村、八斥、充浦、吴溇村、双杨村、梅堰、檀丘、庞山村、庉村。 ⑧ 按,太仓州于弘治十年(1497)设立,当时“割昆山新安、惠安、湖川三乡,常热双凤乡,嘉定乐智、循义二乡,为州曰太仓,凡三百一十二里,领崇明县,属苏州”。见崇祯《太仓州志》卷1《封域志·沿革》,明崇祯十五年刻,清康熙十七年补刻本,第3a-b页。 ⑨ 至正《重修琴川志》卷1《叙县·镇市》,《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册,第1166页下。 ⑩ 弘治《常熟县志》卷1《叙地理·乡都·镇、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史部第185册,第23页下-24页上。 (11) 参见郑肇经主编:《太湖水利技术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1章。 (12) 正德《姑苏志》卷18《乡都(市镇村附)》,《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12册,第77页。 (13) 乾隆《吴江县志》卷4《镇市村》,第122-123页。 (14) 海津正倫:《中国江南デルタの地形形成と市鎮の立地》,森正夫編:《江南デルタ市鎭研究--歴史学と地理学からの接近》,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1年,第27-56頁。 (15) 范金民、夏维中:《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第281-282页。 (16) 范毅军:《市镇分布与地域的开发--明中叶以来苏南地区的一个鸟瞰》,《大陆杂志》102:4,2001年,第160-191页;《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第443-552页;《明代中叶太湖以东地区的市镇发展与地区开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1分,2004年,第149-221页;《传统市镇与区域发展--明清太湖以东地区为例,1551-1861》,台北:中研院、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第1、2、5章。 (17) 李杰:《璜泾赵市碑记》,载弘治《太仓州志》卷10下《文》,《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3册,第352-355页。 (18) 至正《重修琴川志》卷1《叙县·镇市》,第1166-1167页上。 (19) 此二志均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册,第125-210、211-286页。《志略》据稿本影印,不分卷,其中内容多收入后纂之《志稿》。本文于两志记载相同者,只引成书较早之《志略》为便。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