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之役”中金鲜间“纳质”、“岁币”问题由来考辨(12)
(97)朝鲜之所以删减礼单名目,除不甘心被勒索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朝鲜鄙夷后金,欲以财物敷衍了事。其二,阿敏之书被朝鲜视为“贼将书”,在等级上是与金国大汗书信相区别的。因此,对于阿敏使臣刘兴祚提出的要求,朝鲜也有怠慢之意(参见《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正月庚寅,第34册,第168页)。 (98)《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壬子,第34册,第174页。 (99)《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癸亥,第34册,第178页。 (100)《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庚午,第34册,第181页。 (101)学者张杰提出,后金发动“丁卯之役”,是想通过武力确立金鲜贸易关系,“取资”于朝鲜,还提出,朝鲜同意向后金进贡,也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吸引(《后金时期满族与朝鲜的贸易》,《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笔者认为,过分强调贸易在后金出兵计划中的分量,并不符合实际。况且,学者戚福康早已指出,贸易不是后金增强经济的唯一办法,皇太极采取的措施是发展生产、致力贸易和战争掠夺三策并用(《皇太极统治时期(1617-1644)后金(清)与周边贸易之研究》,《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另外,我们也不宜夸大朝鲜贪享贸易之利的意图,因为在边境互市和春秋使行问题上,朝鲜政府的抵触态度从未改变过。 (102)《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甲申,第34册,第185页。 (103)《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乙酉,第34册,第186页。 (104)[韩]金容钦:《丙子胡乱期的主和·斥和论争》,[韩]《东方学志》第135辑,2006年。 (105)《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四四,仁祖二十一年正月戊午,第35册,第148页。 (106)《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曾闻贵永哥(即代善),每每向我(指朝鲜)作好,今番要土(即岳托)不食,而苦争云,亦是大段奇特事也,尤用嘉叹。”(《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乙酉同,第34册,第185页) (107)在“江都盟誓”的性质和意义上,以往研究多关注于盟誓对朝鲜利益的影响以及战后两国地位之高下(参见刁书仁《论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确立》,《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宋慧娟、侯雅文《论后金与朝鲜“兄弟之盟”的性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等等)。但笔者认为,“江都盟誓”以两国各自安全利益为诉求,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来实现两国战后在军事上的相互制衡与防范,它对两国皆有约束力,而不单纯是后金对朝鲜的欺压。至于两国战后关系,李倧曾暗示臣下,只要后金承认明鲜宗藩关系的存在,“则不须争(兄弟之序)也”,“贼若舍此一款(指‘永绝南朝’),仍求和好,则虽有城下之耻,姑纾目前之急”,足见李倧对后金认识的现实性(参见《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己亥,第34册,第167页;仁祖五年二月辛丑,第34册,第168页)。 (108)《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乙酉,第2册,第40页。 (109)《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二七,仁祖十年十月戊辰,第34册,第499页。 (110)《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子,第34册,第186页。 (111)《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子,第34册,第186页。 (112)《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子,第34册,第186页。 (113)《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庚寅,第34册,第187页。 (114)《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丙申,第34册,第188页。 (115)《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午,第34册,第18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