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南北朝的历史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论(11)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刘浦江 参加讨论

(48)《太平御览》卷七六一引王隐《晋书》,已记有宣帝鸩杀牛金的故事,但未提及“牛继马後”的谶语,也未谈到有关元帝身世的传说。据《史通·古今正史篇》,知王隐《晋书》成书於成帝咸康六年(340)之前,据此推断,有关元帝身世的传说当是成帝以後被附会出来的。这一政治謡言出现在东晋并不奇怪,可能与东晋中叶复杂的内部矛盾有关。但这是一个需要另文探讨的问题。
    (49)辑本《崇文总目》卷二着録元行冲《魏典》三十卷,谓行冲辨析“牛继马後”之谶,“特爲论载於篇”。可知该文原是附载於《魏典》一书的。据《唐会要》卷六三,知《魏典》成书於中宗景龙三年(709)。
    (50)参见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载邵博《邵氏闻见後録》卷四;《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中说》提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2册,第565-575页。
    (51)《中说》卷五《问易篇》,《四部丛刊》本。
    (52)《中说》卷六《礼乐篇》。
    (53)《元经》有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见第303册。《旧唐书·王勃传》称其祖通“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後,历秦汉至於後魏,着纪年之书,谓之《元经》”云云,所言该书起迄与今本《元经》截然不同,但《中说·王道篇》明言《元经》“始於晋惠”,《述史篇》又谓其“止於陈亡”,皆与今本首尾相符。按王通自称“吾《续书》以存汉晋之实……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阮逸注谓“《续书》起於汉高祖,止晋武帝”(见《中说·礼乐篇》),可知两书前後相绩,既然修《元经》是爲了“断南北之疑”,其起迄就不可能是“历秦汉至於後魏”。疑《旧唐书》所记有误。
    (54)欧阳修《正统论·原正统论》,收入《居士外集》卷九,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五九,《四部丛刊》本。
    (55)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59-474页。
    (56)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景宁寺”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118页。
    (57)何德章《北魏国虢舆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58)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史传部一。
    (59)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第8页。
    (60)皇甫湜《东晋元魏正闰论》,《唐文粹》卷三四。此文大约作於宪宗元和年间。
    (61)不过,皇甫湜以西魏恭帝元年(554)攻灭江陵作爲梁、周兴亡相续的时间坐标,却受到後人的质疑。洪迈《容斋随笔》卷九“皇甫湜正闰论”条指出:“灭梁江陵者,魏文帝也(按应爲西魏恭帝),时岁在甲戌。又三年丁丑,周乃代魏。不得云江陵之灭,则爲周也。”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亦云:“梁元帝江陵之陷,时爲西魏恭帝之元年,虽政出宇文,而元氏固未改步也,何得遂爲北周?”(上海书店出版社重编本,2000年,第1256页。)
    (62)《史通·断限篇》。又《探赜篇》称魏收《魏书》爲“僞邦坟籍”,也明确表示了否定北魏正统的态度。
    (63)萧颖士《赠韦司业书》,《文苑英华》卷六七八。
    (64)赵翼《陔余丛考》卷一五“通监纲目”条,栾保群等点校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5页。
    (65)章炳麟《国学略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14页。
    (66)见《四部丛刊》本《中说》附録。
    (67)阮逸注:“四代,谓北朝魏、周、齐,南朝陈也。”
    (68)阮逸注:“《正始》,策首篇名。”
    (69)《新唐书·艺文志》历算类着録有“王勃《千岁历》,卷亡”。
    (70)以上并见《封氏闻见记校注》卷四“运次”条,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2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